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深圳多领域先行先试

近日发布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指出,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扩大金融业等对外开放。业内人士指出,深圳可以通过金融开放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增强对全球优质资源的集聚能力,在自身加快发展成为国际标杆城市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深圳在先行先试过程中也将面临诸多新课题,需要积极应对新挑战

金融开放持续推进

方案指出,在深圳扩大金融业等对外开放,具体包括:支持符合条件的在深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业务试点;支持深圳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深圳依法发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在深圳依法合规获取支付业务许可证;推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

近年来,在金融开放政策的整体推动下,深圳在金融开放领域的先行先试已经呈多点开花之势,相关工作稳步推进。

在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方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境外上市公司有138家,其中港股111家、海外资本市场27家。而今年6月份以来,百果园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等深圳知名公司也纷纷启动了拟在海外上市融资的计划,深圳企业境外上市融资规模和活跃度领衔全国

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今年6月初,人民银行深圳中支、深圳外汇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深圳将在经常项下率先开展四项“先行先试”创新举措,相关措施已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据悉,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和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市场主体提供结售汇及相关资金收付服务;在深圳市全面推广中资机构驻海外员工薪酬结汇的便利化试点;对深圳市政府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外国高端人才,其配偶或子女为外籍人士或在境外长期生活的,便利其办理赡家款项下跨境汇款等。

积极应对新挑战

谈及深圳金融开放的优势,中国(深圳)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表示,深圳毗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可以更好学习借鉴国际金融中心成熟经验,也有利于引进国际金融机构、资本、人才等金融资源。同时,经过40年的发展积累,深圳拥有平安集团、深交所等国际领先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以及一大批富有经验的金融人才。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深圳自身的金融业发展基础较好,金融机构的数量、类别及创新意识在全国领先。同时,深圳的金融监管机构在服务意识等方面很强。这为深圳金融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开放不能一蹴而就。董希淼表示,深圳在此次迎来政策利好的同时,也将面临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以推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例,深圳要想率先实现突破,还需要多方合力助推

“深圳金融体量与上海、北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资源配置能力强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金融基础设施落地还比较少,金融改革开放动量动能还需继续增强。”余凌曲表示,金融风险与金融开放伴生,在当前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金融机构国际化推进过程中,资本项目的开放将给国内金融经济安全带来新命题,深圳金融开放未来还需要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