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为什么更容易共情高启强这样的反派,真正该关注谁?

电视剧:《狂飙》

类型:反黑、刑侦

导演:徐纪周

编剧:朱俊懿、徐纪周

主演:张译、张颂文、李一桐、张志坚、吴刚等

首播时间:2023年1月14日

电视剧《狂飙》“飙”完有一阵子了,剧中的“大哥大嫂”们火了。之后呢,还会有新的热播剧,观众还会看到新的故事,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那么几年。

剧情高开低走,前半段“飙”得大展宏图、出其不意,后半段乱了阵脚,匆匆收尾。2000年,初出茅庐的刑警安欣与鱼贩子高启强意外相识,高启强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受尽压迫,逐渐加入黑恶势力集团成长为头目。2021年,全国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安欣协同专案组彻查高启强的强盛集团及其背后的保护伞,黑恶势力走向穷途末路。

刚开始看的时候好像有很多想说的话,“这真是个好剧”,看完之后,被后半段凌乱的剧情拖垮了心情,没太多想说的了。确实是个好剧,整体剧情、表演都很好,好多出圈的名场面。电视剧因为一些原因删减了后半段剧情,匆匆忙忙结束了,角色们都“断片”了,观众“缝”不起来。

前半段讲高启强是如何“黑化”的,他本来是旧厂街菜市场的鱼贩子,拉扯着弟弟、妹妹两个人,受尽欺压,受到警察安欣的帮助后,认真读书学习,他如果有机会好好上学读书,肯定也能有一番事业,可是生活所迫必须牺牲自己,抚养弟妹。高启强无意中掺和到当地帮派的纷争中,凭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胆识一步步发展起来,塑造了一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后半段剧情的重点发生了变化,高启强变成了一个工具人,所以剧情就不那么过瘾了,剧组主创者想反映血淋淋的现实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有些现实是不能完全的披露给公众,话说一半就非常拧巴。这类电视剧就是要面对“话只能说一半”的现实,比如之前类似《天道》《黑洞》《黑冰》这样的电视剧,虽然把一些道理说得非常透澈,但是免不了删减下架的结果。

安欣是个非常理想化的角色,在剧中起一个象征作用,寄托了很多人向往美好的希望,现实中几乎不存在,他们只会头顶着白发孤独地走进坟墓。这个象征意义寄托在一个普通个体身上非常脆弱渺茫,真正拯救他的仍然是外部的力量,他这点星星之火,如果没有碰到更大的火苗,早就熄灭了。

最近几部影视剧里看到多个类似用来感染情绪、推动剧情的场面都用了“集体朗诵”的方式,比如电影《满江红》最后的名场面,秦桧领诵,全军复诵岳飞的《满江红》,在剧中督导组组长徐忠劝降前缉毒支队队长杨健,调动缉毒警察现场点名,以唤醒杨健的良知。这真是很艺术,很艺术,很艺术,太艺术了。

播出期间宣传主要演员的演技或名场面的热搜很多,一些好演员需要出头之日,欣赏他们的表演就很好。不要总给那些“绝望的文盲们”那么好的机会,他们给观众奉献了什么呢?总让观众关注他们的进步,宽容他们的不足,脱离了表演的本质,“道德绑架”观众在缺点中找优点,是“指鹿为马”的闹剧。

回归到电视剧本身,高启强风光的一生匆匆落幕,从他发家到结束,不过二十年,人生中间最好的二十年,好事全收,坏事做尽,极致的一生。和高启强同时有关联的人也走完了自己人生某段路,还有很多普通人的生活来不及回味就被毁掉了,他们的故事无人关心。

时间很快,不光剧中人在大结局时这么想,普通人也是,不管怎样的一生,大约几十年,无数苦痛、煎熬、满足、幸福的时刻都会过去,剩下的只是人生的归途,那种凝聚在胸口的揪心扼喉之感,无比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