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國防短視近利 全為總統光環?

蔡总统四年前宣布,大幅提高飞官续服奖助金,未来大批飞官恐集中于短期内退伍。图为蔡总统与在空飞行员通话。图/总统府提供

蔡总统四年前宣布,大幅提高飞官续服奖助金。当初的德政却可能造成,未来大批飞官集中于短期内退伍。问题不在加薪本身,而是在执行时,所有人同时重新签约起算所造成。

任何团体每年固定有部分成员离退,本是常态。大家同时签约,规定五年不能离开,结果便是五年期满,案例集中爆发。反之,当初若直接修约,将奖助金额度提高到新标准,众人约满的时间还是彼此错开,就不会造成突然大批退潮。

总统本人或许未想到如此细节,但承办人事作业的军方,乃至近年俨然成为太上国防部的国安会,却不可能全无预见。很难不让人怀疑,当时的国防部与国安团队幕僚,就是想「享受」四年内飞行员流失率极低,以此当成自诩的业绩。至于五年期满,会不会图穷匕见?反正到那时,总统府、行政院、国防部乃至军种,当家者都已换过。大家只顾眼下,问题就留给后人去面对。

蔡政府对待现役军人,比起扁、马时代,出手无疑大方得多,值得肯定。然而奉「认知战」为圭臬,极度强调对选民宣传的蔡政府,常出现的问题是,把「总统重视国防」看得比「重视国防」更优先。

然而国防是延续性的工作,过度凸显个人,把光环施加於单一目标,就易造成流弊。

除了如今所有飞官的退伍抉择日挤在一起,也包括国造潜舰海鲲号的重要装备根本尚未到位,就硬抢在去年举办下水典礼,固然成就了总统的荣光,对潜舰工程品质的公信力,却是有害无益。

陆海空三军年底都将面临飞官是否重新签约的关口,已是难以更改的事实。亡羊补牢之道,除考虑进一步提升待遇,减少人员流失幅度,更应规画,让转入民航的飞官们,可选择继续扮演后备战士,兼顾个人事业与报国理想。究竟国家财力有限,面对问题,必须动员各方资源,不可能万事靠加钱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