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东南亚语师资少得可怜 学生:教部不能这么短视近利
▲东南亚系的文化厨房,让学生下厨一同分享家乡菜。(图/暨南大学东南亚学系提供)
教育部25日宣布新南向政策,未来将补助大学更多经费增设东南亚语课程,弥补台湾产业在东南亚的人才缺口。有学生认为,台湾学习东南亚语呈现「失衡」现象,热门语言像是泰文有很多学习资源,相对冷门的柬埔寨文师资却很匮乏,教学也不该只局限在语言,「政府不能这么短视近利」。
在政大学习泰文和印尼文的方同学表示,在台湾学习东南亚语的困境是,各国的语言资源呈现失衡状态,像是印尼文、泰文、越南文的学习人口多,资源就相对丰富,但其他像是缅甸、寮国、菲律宾较冷门的东南亚国家就只有1、2个老师在授课,甚至没有,「政府不能只看有钱力的国家,学校教学也不能只局限在语言」,应该要有文化策略。
方同学也认为,像政大外语学院的东南亚语言课,上了一两学期的入门课程后,想要再修更进阶的就没有了;另外,大学的东南亚师资也相当匮乏,一名外语老师除了要教语言,还要同时教授政治、经济,「如果要到东南亚地区工作,对当地应该要有更深层的文化认识,而不是只教表象的东西」,否则大多数台湾人仍然还对东南亚国家留有落后的印象,带事实上完全不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