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慕微微.七等生

作家七等生于一九八八年留影。(本报资料照片

作家七等生。(本报资料照片)

七等生生前绝大多数作品均在远景出版社出版,合作情谊超过40年。(本报资料照片)

曾获国家文艺奖的作家七等生日前离世,享寿81岁。他自1962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失业扑克.炸鱿鱼〉,持续创作到1988年,推出最后一本创作《思慕微微》。虽多年来未活跃文坛,但其作品却持续保有影响力,让七等生成为台湾现代主义作家代表之一。

政大台文教授、台湾文学学者陈芳明表示,现代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毫无保留的表露内心情感思想,七等生以著作诚实面对内心阴暗面,即使外界对他的作品情节感到震惊、不解,但他仍孤独且坚持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小说家视角解读圣经

以《我爱黑眼珠》为例,小说中的男主角李龙地,无赖以为生的职业,全靠妻子撑起家计。但当洪水来袭,李龙地看着眼前遇难的陌生女孩,却选择将要带给妻子的雨衣,披在陌生女子肩上,并假装不认识困在对面屋顶的妻子,也装作听不见妻子的怒骂,充当陌生女子的英雄

小说情节在保守民风的1967年引起极大回响。陈芳明表示,当时外界多不解,李龙地怎可在洪水大难中弃发妻不顾。但洪水实为内心感受与现实世界界线区分李龙地靠妻子维生的挫败,以及充满自信心的另一面。

陈芳明表示,《耶稣艺术》也是七等生受外界严厉批判的著作。他以小说家的视角,重新解读《圣经》,引来长老教会的抗议,「《圣经》在教徒眼中神圣的,他们难以接受七等生擅以自己的方式诠释,批评他『离经叛道』。但自己读过《圣经》后,觉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写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读者。」

作品自传色彩浓厚

长年研究七等生文学的学者张恒豪,在《认识七等生》中,曾指出七等生小说「自传的色彩极其浓厚」,必须读遍他所有的小说作品,才能了解其创作意象,确切知悉其小说中的演化轨迹。而陈芳明也表示,七等生作风低调,读者也只能在他的书中,窥见七等生的样貌

自1975年开始,七等生绝大多数作品均在远景出版社出版,合作情谊超过40年。远景出版社发行人叶丽晴表示,今年与七等生会面约2次,每次七等生皆平静地告诉她:「我在等待死亡。」

叶丽晴表示,「他总有种先知感觉,我想,是他一直很安静的在聆听自己的声音,将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与和自己相处。他才能感受到身体讯息。他成长在通霄镇,作品常见海洋,日前也已依他的意愿海葬,回归他最爱的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