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先向长老会牧师释两国论

从三等秘书到驻美代表:一个台湾外交官的杂忆(允晨文化)

几乎整整一年后的1999年7月9日,另一颗震撼弹改从台北抛出,李登辉宣示台海两岸乃「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媒体简化为「两国论」,引起一阵波澜汹涌,效应盘旋在台北、北京、华府上空,久久不散。

蔡英文在这项划时代的两岸关系论述,究竟扮演何种关键角色,一直是各方好奇的问题。但「两国论」成为李登辉鲜明的政治遗绪(legacy)之一,影响深远,殆无疑义。时间快转到2021年10月10日,蔡英文总统在国庆演说提出「四个坚持」,其中「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宣示,北京官方及台湾的反对党忙不迭地指控为「两国论」的「复刻版」或「升级版」,但台湾的大多数民意认为本来就是事实与现状的陈述,已不再惊惶失措,2022年的国庆演说,蔡再度重申。

还原1999年7月9日上午我前往总统府传译的现场,第一批访客来自东南亚,第二批则是「世界归正教会联盟」(World Alliance of Reformed Churches)的新任台籍主席宋泉盛牧师与各国基督教会代表。虔诚的基督徒李心情颇佳,接见开场时除了照稿提到台湾的对外人道援助,促进世界和平外,一度冒出台海两岸乃「国与国关系」,或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

这段说词并不在府方幕僚提供的中文背景参考资料,我一时语顿,但必须立即决定「Country-to-Country」或「Nation-to-Nation」的直译,但本于修习国际公法与国际政治,当下遂使用「State-to-State」,良以「State」涵盖既是「主权国家」,又是「政府官方」的概念。

对现场外国教会人士而言,在一个礼貌性晋见元首的场合,这段简短的插播并没有引起任何注意。我则按住心里的疑惑,以眼角瞥向陪见的总统府副秘书长林碧炤与外交部次长李大维,二氏对李这番的脱稿陈述,神情自若,或早已胸有成竹。

当天下午,李登辉由行政院新闻局局长程建人陪同,接受「德国之声」亚洲部主任Gunter Knabe专访,正式向国际媒体推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一时卷起千堆雪,也挑动台北、北京、华府三方的敏感神经。美方事先未被知会,惊讶可知,北京跳脚,行政院新闻局的英译也正式定调使用「Special State-to-State Relationship」。

回想当时角色最难堪的,莫过于几天后就要离任的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张戴佑(Darryl Johnson)。张氏在1996年8月1日抵台,三年后任期届满并订于1999年7月14日离台,除了忙于私人打包外,也接受台湾各界一连串饯行。「两国论」的震撼弹威力,加上华府急如星火的指令,要求我方澄清原委,使临行在即的张氏焦头烂额。

7月14日上午张氏前往总统府向李辞行,国安会秘书长丁懋时,外交部长胡志强陪见。名为辞行,但双方晤谈超过一小时,全程围绕在「两国论」议题,气氛严肃。在台协会副处长杨苏棣(Stephen Young)从坐定后即振笔疾书,巨细靡遗地记录会谈内容,成为张氏离任前呈报华府的最后一件正式电文,情何以堪!

当天下午张氏搭机离台,我方由沈吕巡司长送机,众人心情皆百味杂陈,我也再度闭门加班,誊写冗长会谈记录,提供外交部长官、府方、国安会纳入汇整,不消说当天穿着的全套西装又里外湿透。

一个礼拜后的7月22日深夜,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衔命自华府兼程来台,翌(23)日周五天亮就马不停蹄分别会晤胡志强部长、陆委会主委苏起、行政院长萧万长,最后在傍晚华灯初上时候晋见李总统。一个多小时的申论与答问,李不厌其烦地解析背景因素并表达坚定立场,卜氏则转达华府的疑虑与关切,深恐两岸关系螺旋式下降,对整体情势造成不利影响。一如往例,我必须通宵加上周末赶工交卷。

又一个礼拜后,沈吕巡也启程赴华府接任驻美副代表,我除了必须代理北美司主管业务,顾头顾尾外,期间又进出总统府担任不下二十场传译,皆不脱「两国论」,尚须分身密集出席执政党、反对党立委召开的公听会、社团座谈会,早出晚归,根本无法回家吃饭,即使拖了疲倦的身子回家,半夜还要加班撰稿,对妻女甚感亏欠。内人一方面怜惜我的处境,另一方面打趣指出,她和小学一年级的小女每天晚上最大娱乐,就是拿着电视遥控器转台,在不同时段的电视新闻找到我担任传译或陪见高层的镜头。母女强颜欢笑,又带着几分不舍,却是非常贴切的写照。

对我的职涯而言,亲身经过「新三不」与「两国论」的洗礼,俱是难得的试炼,尤其在现场第一排见证历史,直击政府决策高层就台美关系,缜密思辨,折冲应处,我何其有幸!(三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