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福隆/「李登辉抛出两国论震撼弹」释疑

●丘福隆美国先锋生物医学公司前总裁、美国洛杉矶生物科技业者

1998年辜汪第二次上海会谈后,双方原拟进一步商讨邀请汪道涵赴台访问以推动两岸关系。不料李登辉总统骤然抛出「两国论」这项惊爆,使案情急转直下。

各方诸多猜测均不得其解。其实,主因之一是「大陆当局没把辜汪会谈的功劳记在李登辉头上;而且李即将卸任总统,自认为以后的进展中他有可能被边缘化,甚至被用完即丢」。

了解李登辉的身世历练有助于简捷正确地理解他的作为。

(一)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同时 ,因为思考的速度与潜移默化的力量极大,青少年时以何种语言思考往往主宰一个人一辈子的性向。故此,李的日本情节很深,60岁后因政治地位稳固以及生理时钟的催促,该情节益发彰显。另方面,他说日语时喜欢发挥古典语文的能力以占取社交优势。

(二)李少年时喜欢竹剑竞技,讲求静动得宜与精准打击。在政坛上,他处心积虑制造条件,猝然出手一招毙命,克制政敌的效率非常高。

(三)他学有专精又跨国、跨行、跨业,经历非常完整;曾经游走各邦交国、获蒋经国蒋彦士等人倾囊相授,阅历十分丰富。李能忍故能狠,而一般专业官僚视野有限,终其一生只能内斗,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李曾经夸口「国民党这些人都被我骗了。」确实,他能够耍戏国民党人于股掌之上。

(四)二战后英国在经济现实压力下将人文情报系统传授给美国以确保老二的地位。自此美国积极培养「受过美国教育的世界各国未来军、政、财、经领袖」(简称:美国因素)。李登辉访美之后,丰厚的情资与可运用的人脉使其信心大增、老神在在、无往不利。

▲故总统李登辉追思会场。(图/翻摄总统府Flickr)

1996年台海飞弹危机过后美方对台施压,希望两岸尽快协商以降低军事冲突危机,而大陆亦有恢复辜汪会谈之急。鉴于李登辉曾透过管道向美传递信息,希望在美国见证下到大陆进行和平之旅,1998年初有海外学者建议「邀请李登辉访问大陆以诱导他放行辜汪第二次会谈」。

当时大陆海协会表示「发邀请函的称谓问题无法解决,称李为总统我们办不到,用其他头衔则台湾不会接受。」权衡之下决定试采「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终于获得台湾海基会回应,并初步暂定1998年秋天会面

由于李登辉没有收到邀访大陆的安排,也没有看到利己的发展,所以几经折腾后仍迟迟不肯拍板放行。随后海协会主动出击,「提出两个辜汪会谈日期供台湾当局选择:若第一个日期来不及或不方便,就决定在第二个日期会面」。这份通知一方面函交海基会,另方面告知媒体 ,迫使海基会不得不回应,因而选择第二个日期(1998年10月14日)举行会谈。

李总统在1991年成立国统会颁布国家统一纲领,并派秘使往来两岸从而促成1993年新加坡第一次辜汪会谈。怎奈李于1995年6月私人访问美国6天,在康乃尔大学发表演讲激怒大陆当局,造成1995年7月至1996年3月间的台海飞弹危机。好不容易促成1998年10月14日上海第二次辜汪会谈后,却又因「对方未能或不肯(?)给李登辉功劳」而破局,从而引发无预警的「两国论」风暴。

李远哲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并未立即投身台湾,而是先访问国体庞大且国际能见度高的大陆。同样的,李登辉刚当总统时曾经高倡「跃马新中原」,充满大中国情怀。很不幸,他的作为竟然受到冷漠的回报,怒不可遏之下遂翻盘翻脸。

有人认为李登辉多谋善变扑朔迷离,玩弄政治得心应手,有如神一般的人物。其实,他与大多数人一样,也是遇到挑战时凭其经验毅力努力而为。只因他的身世历练异于常人,而且他面对的挑战亦在常人经验之外,所以猜测起来往往有如瞎子摸象

总体说来,李前总统人在江湖见招出招,后人给予的评价应该不致太差。但是,他主政后肆无忌惮的勾结黑金、滥用公帑,以及治国理念跳不出私人成见,致使台湾今天还在吃1990年代的经济老本,而社会群族间则处于撕裂的状态。毫无疑问,李登辉将为此遭受严厉的历史批判。

热门点阅》

►李登辉辞世》陈一新/泛蓝视角下的李登辉五功与五过

►李登辉辞世》蔡诗萍/李登辉的定位要放在民主化趋向上看 ──兼论蓝营如何跨越「李登辉情结

►李登辉辞世》蔡锡勋/李登辉与日本的深厚关系 「武士道」牵起台日的绊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

防疫新生活!国内旅游票券特价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