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检讨:两岸关系一个坚定及四项大挑战

▲九合一国民党大败海协会陈德铭抵台。

刘性仁

台湾九合一选举后其心态有一种说不出的五味杂陈,备受关切的两岸发展,不只美国等国际力量关心,两岸当局都应当思考,既要总结过去经验及成果,更要坦诚面对未来的挑战,对于两岸间的发展「报喜不报忧」及「报忧不报喜」之心态都有所偏差;另外两岸间实然与应然间的落差,我们也应当正视。许多想做却推不动、许多不希望发生却又发生的情况,使两岸间充满无奈,两岸必须从各自表述及认知阶段进展到寻求共识及解决两岸实务问题阶段,综观两岸现今存在各项问题,一种形式及一种面向交流便会产生一些实际面对的问题,已从宏观进展到微观观念及心态没有调整,可以预见两岸未来还是表面及高来高去互动,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

或许是时机不对,也或许是条件并未具备,也或许是人和制度的问题,恐怕更严重的是存在两岸之间那条鸿沟,历经超过一甲子的隔离,实在很难进行真心诚意的交流。笔者可以大胆预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趋势既不会逆转改变,和平普世价值与攸关民众所渴望的和平发展,无论怎样都不会改变,除非两岸当局有一方或双方欲改变这样的共识。

面对岁末之际,两岸各自都举办许多大小程度不一、开放与未开放的研讨会座谈会,台湾九合一选举虽然两岸关系不是决定性的核心关键,但必须面对的是,台湾民众对于大陆当局与民众的观感,仍左右选举投票内心深处的那把尺,无论是经济选民或是认同选民,或多或少在大选的过程表态,对于城市交流与经贸发展的程度做出了一些选择。

平心而论,对于未来的两岸是不乐观的,这是从各项情况来判断,两岸民众对于对方当局及民众的观感并没有跟上两岸交流的速度与幅度,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符号烙印在民众内心的形象牢不可破,就算机会变多了,但反而成为负担与无感代名词,大家都必须面对真实的自我,我们究竟希望一个什么样的两岸关系。

两岸存在着几项挑战:

一、在两岸现今交流情况及媒体等推波助澜下,两岸民众对于对方当局并没有产生正面的观感与评价;两岸民众彼此也并没有产生一定程度的中华民族整体认同感,致使偏见及意识形态充满在民众的心中。

二、两岸对于彼此的制度发展及变迁的过程,既不全然了解,也不愿意多花一些时间,从多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欠缺欣赏对方制度的雅量,两岸各有各的特色,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完美的,无论就民主、自由、人权、决策模式、人事考量、危机处理的方式及思考问题的逻辑,两岸现今都无法可以了解甚至同意,这是两岸交流受到瓶颈的很大原因。

三、阶级与世代间的落差和相对剥夺感影响两岸青年人的发展,两岸都存在阶级及贫富差距等诸多社会问题。坦白说阶级与世代落差是不可能消除的,但却可以减缓伤害的程度。表面上两岸文化交流与青年交流如火如荼进行,但总是热闹有余、精彩不足、缺乏入脑入心深层次的心领神会;再加上青年世代自主性高,很难受到年长世代所左右,他们既缺乏平台,在各种忧虑的前提下何来对于两岸给予高度的期许与承担。

四、两岸当局都有政策上的迷思,就大陆当局来说三中一青,加强中南部民众的交流,但殊不知台湾许多南部年轻人到北部求学打拼,开放沿海城市居民来台却产生出许多新的问题;台湾当局太过相信交流的软实力可以带来正面的效果等,对于许多政策都缺乏详细的沟通与细致的操作,使得正向力量并没有充分发挥

总之,回顾2014年后一个坚定就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坚定是不变的;但挑战显然多于机会,各种不同层面与形式的考验与挑战在新的一年中仍会影响与左右两岸关系的发展,在大格局中展现出许多细小的矛盾。故两岸换位思考有一定程度的难度,毕竟两岸各自坚持的立场原则,短期内不可能调整,而我们所必须做的工作是,双方都必须进行观念及思想解放,换位思考才有可能性。两岸互信基础薄弱及交流进展都面临困境,也常常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变与不变总是在调整中,夹杂着时空背景及单一事件的影响,使两岸间的互信备受考验,无论是一个中国框架或是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的解读和主权与治权的探讨,两岸都处在一种无法达成一致性意见的状态,这虽是正常的状态,但也是一种现实的表述。

职是之故,对于2014两岸关系目前的现况,恐怕2016年前两岸经济及政治突破机率并不大;四大挑战若不克服,恐怕交流仍处于表面状态;而两岸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恐怕将成为道德上的诉求及喊话;台湾朝野对立氛围及公民团体的涉入,势将影响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国际因素对于两岸进展的影响不可小觑;两岸三党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放弃底线及立场坚持等,希望这些情况,都能得到有效的因应与处理,那么才有乐观的两岸关系可言。

●作者刘性仁,北市,博,中国五权宪法学会成员。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