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欠郑芝龙一个公正评价──我为什么写《闽海王郑芝龙》?
读《闽海王郑芝龙》可以对郑芝龙这位传奇人物有更深的认识。(作者提供)
《闽海王郑芝龙》一套三册。(联经文化提供)
《闽海王郑芝龙》作者刘峻谷认为,对台湾史有兴趣者不能忽略郑芝龙这号人物。(作者提供)
今年是台湾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四百年,当我们纪念台南建城四百年,不能只谈荷兰人和郑成功,更要了解促成荷兰人决定来台湾的关键人物郑芝龙。这是我写《闽海王郑芝龙》的动机。
事实上,郑芝龙影响台湾的命运,他的前半生始终是个谜。他和儿子郑成功、孙子郑经、部属施琅左右四百年台湾史的前六十年发展,这所有的故事都要从郑芝龙说起。
深入研读史料后发现,郑芝龙是一个多才多艺,学习力强,勇敢、爱冒险,狡猾又富同情心的传奇人物。其中三件事深深吸引我。
他是语言天才
首先,郑芝龙在日本平户岛经商,娶妻田川松生下郑成功;另根据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康言行录《骏府记》记载,「庆长17年8月15日,明国人郑一官以御药数种呈献……杂谈唐土风俗趣事。」当年郑芝龙(小名一官)以唐商领袖之一的身分,晋见掌握日本实权的德川家康,两人还相谈欢,可见郑芝龙可以熟练使用日语。
不仅如此,他少年时从故乡泉州到澳门,受洗为天主教徒,学会葡萄牙话并且到现在的马尼拉、越南、麻六甲等港口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华人做生意,说明他会讲葡萄牙话。
一六二四年四月,郑芝龙经李旦推荐从日本平户岛搭乘荷兰船只〈好望号〉到澎湖担任荷兰远东特遣舰队司令的翻译官。当时荷兰占据澎湖风柜尾要求大明国通商,大明官员不允,派兵对峙,战事一触即发。后经郑芝龙居间献策、协调,半年后荷兰远东特遣舰队始答应撤退到当时的大员(台南),兴建热兰遮城堡,做为与大明通商的转口贸易港。此事证明,郑芝龙会讲荷兰话。
四百年前,郑芝龙就能操葡语、日语、荷语三种外国语言,做生意、谈判与外国元首相谈甚欢,不但四百年前少有,即使今天依然罕见。
若再加上母语闽南话、日后接受招抚成为明朝海巡官员必须要讲的南京官话,如此算来,郑芝龙至少会讲五种语言。这样的人不是奇才,是什么?
他是海商帝国CEO
其次,郑芝龙在居间荷兰和明朝官员谈判时看到商机,运用翻译时居间上下其手的技俩,蒙骗荷兰人只要答应撤出澎湖,明朝即允许通商,以满足大明要荷兰撤出领土;荷兰要求通商的目标。待荷兰撤到台湾建城堡,实际上是由郑芝龙与李旦合作派商船与荷兰人贸易。之后,郑芝龙更完成垄断与荷方的贸易,除他的商船,其他想与荷兰人做生意的其他唐商,必须向他缴纳保护费或让他抽佣金,他开始累积财富。
荷兰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几年后识破郑芝龙一手遮天的做法,又开始派船去福建、广东沿海骚扰,想求见当地官员要求与更多唐商做生意,或要求仿葡萄牙人的例子,直接租一个小岛建仓库,让荷兰商人直接上岸贸易。当时身为大明海巡官员(职称:海上游击)的郑芝龙当然百般阻挠。因此郑、荷于1633年爆发金门料罗湾海战。
郑芝龙发挥当年在荷兰船上当翻译学到的海战本领,以及了解荷舰战术运用和枪砲、弹药等火力配备,深知荷舰的优缺点,规划一套海空、水下3D立体作战战术,派出三百多艘小大战船,用大船发射火砲、火箭、抛火球正面对决荷舰;小船趁大船互轰之际钻进钉住荷舰船体,引燃火船;蛙人、水鬼潜泳接近荷舰,引爆钉在船身的火药,火烧荷舰。
最重要的关键,郑芝龙知道荷兰船员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雇员,「上班族」心态的荷兰船员不是正统的士兵,不会为公司拚命,遇战事能打赢就赢,打不赢即投降,因此用「重赏」让郑家军为奖金奋勇争先。当「上班族」荷兰兵遇到不要命的郑家军,自然不是郑军的对手。
经此役后,葡萄牙、西班牙亦畏惧郑芝龙,荷兰船舰从此绝迹大明东南沿海,郑芝龙称霸东海、台海至南洋海域,此一局面维持两百年,至1840年鸦片战争才被英国舰队打破。自此「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得出海」,郑芝龙在以官掩商下,大张贸易范围,在唐土设立五家贸易商行,称为山五商;在五个所辖港口成立五家船公司,称为海五商;另在日本长崎设立山海五商的分号,交由次子田川七左卫门经营。
为了调度贸易资金,发放员工和船员薪水,发给二十万海师军饷,郑家设立裕国库、利民库,亦即今天的银行。自此,郑芝龙成为一个军事商业跨国贸易集团的大老板兼执行长(CEO),建立富可敌国的海商帝国的传奇人物。
他是国际人力仲介鼻祖
第三,因为郑芝龙大败荷兰舰队,阻绝荷兰人西进大明通商之路,令荷兰人转而开拓台湾内地。陆续派士兵保护土地测量师,往北方、南方和派船绕经鹅銮鼻往探索东海岸。发现台湾内陆地大、土壤肥沃,适合农耕及种植甘蔗,发展制糖业。
农耕、种甘蔗,需要人力,原住民不擅耕作,荷兰人又求助郑芝龙招募汉人垦工。当时适逢大明北方旱灾,居民流离失所到南方乞讨求生,福建各府道州县官员为流民泛滥兹事生非头痛不已。
郑芝龙抓准时机说服福建巡抚实施「一人三两银、三人配一牛」政策,用公帑买船票,由他的船队运送充民到台湾当垦工,不但解决福建灾民泛滥的问题,也跟荷兰人做成一笔仲介垦工的生意。他的船队赚到运费,他还每年向垦工收取人头税,一举四得。
郑芝龙可说是人力仲介、外劳仲介的鼻祖,更直接影响汉人移民台湾、开发台湾的历史。你、我的祖先或许就是当年来台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工作的垦工呢。
独家披露 郑芝龙囚禁北京生活
除了上述三件令我印象深刻的郑芝龙事迹,我还从史料发现郑芝龙囚禁北京的片段记载,独家以官方文书、奏折为本,细致拼凑、重建他晚年生活和心路历程。
其他的郑芝龙传记,大多记述郑芝龙与清朝贝勒爷博洛在福州谈判投降条件时,被博洛绑架到北京为止。其实他被绑赴北京之后受尽屈辱,忍受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百般凌辱,又卷入清初权臣内斗,数度危及性命。
例如,清朝从原来允诺封他为浙闽粤三省「闽海王」,多尔衮从中做梗,将他的爵位从明朝的平国公,连降五级封成为「精奇尼哈番」(男爵)。
又如,他有一次偷偷溜出北京城想回闽南,被逮。顺治皇帝派三位内大臣遏必隆、鳌拜内大臣等和一位大学士到家里告诫郑芝龙:
「朕闻子弟在福建为乱,尔投诚有功,毋轻出城行走,恐人借端诬陷,即往坟茔祭扫,亦必奏明乃去。朕嘉尔功,故以此告谕。」
郑芝龙在这种被监管、监视的情形下,忍辱偷生,暗中恢复山、海五商的营运,持续提供资金,供郑成功招兵买马、购粮发饷,郑成功才有力量抗清十六年。但历史对这段事迹置若罔闻,对郑芝龙失之公允。我认为,历史欠郑芝龙一个公正评价。
我想为他们说话
2001年我看到施琅的《靖海纪事》其中一篇〈恭陈台湾弃留疏〉,这是让清朝康熙皇帝决定将台湾收入大清版图的重要奏折,叙事明快,说理有力,力陈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力荐必留勿弃,从而改变台湾的历史。
从这里我开始想知道更详细的台湾历史,花了10年广泛阅览和做笔记,包括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印行的三十七册《台湾历史文献丛刊(明郑史料类)》、台南市政府发行由江树生译注的《热兰遮城日志》、连横着《台湾通史》、汤锦台着《大航海时代的台湾》、曹永和着《台湾早期历史研究》、甘为霖英译、李雄挥汉译的《荷据下的福尔摩莎》、汉声杂志《梅氏日记》、荷兰最后一任总督揆一《被遗误的台湾》等十余种,以及大陆和台湾有关郑芝龙研究的相关报导,有关郑芝龙、郑成功等人的中文、日文传记等五十余册。
从上述资料我看到和历史课本记载不一样的郑芝龙、郑成功和郑经祖孙三代,以及他们的部将施琅,他们四人是开启台湾四百年历史的重要人物,看他们的故事才能了解台湾史。
我觉得他们有话要说,我也想要为他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