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人感念郑成功
(图/本报系资料照)
前不久去参加粤港澳大湾区的活动。听在地友人讲起《周处除三害》,说有一处不甚懂,为什么主角一直掷筊杯。连掷9下圣杯代表什么意义?为什么他就那样下了除三害的决心?
这下可有趣了。我只好慢慢解释,掷筊杯是一种向神明请示的意思。但你的问题只能是非题,要明确说:「若是这样,请圣杯」,然后掷出。我曾在除夕夜拜拜后请示祖先吃饱了没,连6次掷不出圣杯,后来才确定是忘了报告有一个孩子在国外读书,无法回来围炉。这些传说信者愿信,不信者无效。
电影中是请示关公,一旦关公指示,便是神意。大陆友人笑说,我们是拜好就完了,哪有这种文化,台湾人特别有宗教信仰。
台湾的信俗文化特别有趣,都是从唐山原乡而来。我常去的艋舺龙山寺,即是从晋江龙山寺分神请灵而来,包括著名的乙港在内,台湾即有5座龙山寺。妈祖、关圣帝君、玄天上帝、保生大帝、神农大帝、广泽尊王、清水祖师、开漳圣王、临安尊王、法主公、临水夫人、三山国王等,莫不是来自原乡。但有没有源自台湾本土的神呢?原住民的祖灵崇拜不谈,在汉人社会唯一本土的神,只有郑成功/开台圣王。
有人曾质疑郑成功广受敬拜是由于「反清复明」的意识与国民政府「反攻大陆」的政策相类似,所以有意提倡所致。然而若是到民间看,便会发觉这种敬拜远远早于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
后来研究郑成功历史,才发觉早在荷兰时期,郑成功对来台开垦的福建农民视为其子民。在郭怀一事件,荷人大杀汉人移垦农民之后,他写信给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长官,警告荷人要「善待我子民」,否则他日将发兵来攻。此外,他也写信给马尼拉的西班牙人,警告不得屠杀福建移民,否则要派兵去攻打。
想想大航海时代,明朝实施海禁,海商出海做生意不仅要冒狂风巨浪的风险,更要面临葡、西、荷欧洲列强的炮舰,日本倭寇、华人海盗的海上打劫,尤有甚者,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因华人达3万多,为了怕他们群起叛变,隔十几年便有一次大屠杀,一杀就是2、3万人,简直不把华人的命当做是命。
而荷兰人也不遑多让。1622年他们占据澎湖,出海打劫厦门到马尼拉的商船,船货取走,船员与海商都被当成奴隶,卖去巴达维亚。荷人的记载,曾有载运1115名奴隶送往巴达维亚卖掉,到达的存活率是3%。这难道不是残酷的虐杀!
海商、移民者、开垦者的生命如此脆弱,孤苦伶仃,无人保护,唯有郑芝龙把海商视为东亚海域的经营者,收取保护费,建立海上商业帝国。而郑成功继承父业,借由海商营运系统获取支援反清复明的资金,养兵造船舰都是庞大的开销。更重要的是他对海外移民者视同「子民」,这对无依无靠的垦民是多大的抚慰和依靠。因此,台湾人对郑成功的敬拜,固有开台的功德,更有人情义理的深深感念。
今年是郑成功诞辰400年纪念,他的出生地日本长崎县平户市已举办纪念活动。可惜台湾当今政府缺乏相关规画,似乎对此不感与趣。有一阵子,郑成功甚至被民进党政客视为「屠杀原住民的刽子手」,有意将他抹黑斗臭。可惜台湾民间不买帐,所有庙宇敬拜依旧。那些高喊口号的文化打手得不到效果才终于住手。
从郑成功带领军队入台,到清朝的大量唐山移垦,台湾面貌因此改观。台湾本土文化的确立,主要也是在清朝200多年的统治下,大量的垦民所建立起来的。台湾人敬拜郑成功,那不仅是道义,也是情感。那是真正被爱护的子民的感念。(作者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