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外长:让台湾人以「台湾」为名不是错误

立陶宛外长:让台湾人以「台湾」为名不是错误。(达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北京以「台湾代表处」获允设立为由,持续外交、经贸施压立陶宛。立国外长蓝斯柏吉斯今天表示,让台湾人使用对自己的称呼,「不是错误」。

蓝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今天透过脸书贴文公开表示,来自台湾的人希望被称作「台湾人」,这完全正常,也不违背任何立陶宛的国际义务或协定。他不解为何去年7月立台双方宣布「台湾代表处」拟在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成立时,各界没这么多质疑。

立中关系原本就因为立陶宛去年5月率先宣布退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7+1互动机制等事件而紧张,随着立台7月宣布设立「台湾代表处」,中方明显加大对立国的外交、经贸胁迫力道,12月更扩大对德国、法国等欧洲企业施压,要求将立陶宛自供应链排除。

随着国内经济的潜在风险升高,立陶宛在野阵营纷借题发挥,批评执政联盟的对外政策,甚至要求蓝斯柏吉斯下台。

不过,无论是已缺乏号召力、政治明星陆续出走的最大在野党「绿党暨农民联盟」(Union of Greens and Farmers),或是在一项最新民调支持度与执政党「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Homeland Union – 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s)不相上下的「立陶宛社会民主党」(LSDP),目前皆尚未形成足以迫使内阁改组的势力。

蓝斯柏吉斯表示,他昨天观赏了乌克兰知名纪录片导演洛兹尼察(Sergei Loznitsa)的新作「蓝斯柏吉斯先生:摧毁邪恶帝国」(Mr. Landsbergis),让他联想到近期立国内部台湾相关讨论。

「蓝斯柏吉斯先生」去年11月获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影展(IDFA)最佳影片奖,订13日在立陶宛正式上映;影片运用大量珍贵历史影像及与维陶塔斯.蓝斯柏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的访谈,勾勒立陶宛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争取脱离苏联、重获独立的血泪史。

高龄89岁的维陶塔斯是立陶宛1990年重获独立后的第一任元首,也是蓝斯柏吉斯的祖父。台湾代表处去年11月18日揭牌成立时,维陶塔斯主动前往致意并表达祝福。

驻立陶宛代表黄钧耀近日曾向中央社记者透露,维陶塔斯身为自由民主新立陶宛的「国父」,亲自赴代表处展现支持,意义非凡。

黄钧耀说,维陶塔斯隔天即与访问立国的前副总统陈建仁及其夫人在维尔纽斯一家餐馆碰面,双方交谈约40分钟,触及台立关系展望、台湾当前挑战等议题,陈建仁并转达总统蔡英文对维陶塔斯的问候。

蓝斯柏吉斯表示,影片「蓝斯柏吉斯先生」让他有既视感:立陶宛当年也面临遭指责犯下「错误」的压力、被外界期待就重获独立一事征询特定人士意见和允许。

不过,他强调,一如影片提到的,当时所有对立陶宛的质疑只在一个前提下有意义,即否定人们拥有自由及自主决定的权利。他提到,追求自由是正常的,来自共产党所控制国家的侵略性、非法作为则不是,「看来历经这30年,我们还得提醒自己,谁是谁」。(编辑:林治平)1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