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质询第一次创意叫有梗 第二次变「抄袭」

记者周佩虹/观察报导

近几年来在传播媒体出现了一个字-「梗」,新闻有没有梗?节目有没有梗?就连笑话也都说有没有梗;其实这个梗也就是创意,第一次的创意是「有梗」,但如果第二次、第三次跟着做就变「抄袭」,抄得不好甚至变「低级」。

陆委会主委郁琦第一次立院备询,接受立委「震撼教育」。(资料画面东森新闻提供)

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因「马系背景,第一天到立院的总质询就被民进党立委蔡其昌下马威」,因认不出几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而成为新闻焦点;但第二天的委员会备询,另几位绿委「如法炮制」,有的拿赵舜照片害王郁琦误认,有的答案不在选项里,请问,这样算「有梗」吗?

身为陆委会主委,认得中共政治局常委照片确实是王郁琦应该有的「常识」,就像跑国民党、民进党的记者,应该要知道「中常委」有哪些?或是县市议员或立委,应该要知道自己选区里的里长有谁?王郁琦认不出半数以上的人,是他失职,这是蔡其昌的创意。

但是,用长得很像的照片来「误导」或是像「脑筋急转弯」的考问,说实在的,就连许多在场的媒体都觉得「不好笑」,甚至是「低级」,立委质询应该本于专业,第一天的「下马威」够了,再来就应该针对政策方向质问官员,「十八大」即将召开,我方的背景资料搜集、未来两岸关系,这是陆委会主委该说明的,有「常识」更要具备「知识」。

国会殿堂不是《全民最大党》,不认真执政的内阁团队已经让民众痛苦指数破表,如果连在野党都只想要搏新闻版面争取曝光而一再「炒滥梗」,这不只让对手「看破手脚」,也绝非人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