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看世界》这个地方能从英国独立?恐怕你想多了
布特公园里的流动咖啡餐车。(作者提供)
如今的卡迪夫湾像个安静的小渔村,港口里停着居民的游船和一些小渔船。(作者提供)
威尔士能从英国独立?我看未必。
去年6月初的一个雨夜,在英国西南一个普通的城市,遍地的小酒馆里,飘着雨的街道上,人们挥舞着「红龙旗」,用威尔士语欢呼胜利,庆祝他们的国家队64年之后再度打进世界杯。英国夏季天黑的特别晚,人们清清楚楚地看到彼此欢呼雀跃的脸庞。
那晚,威尔士队在卡迪夫球场1:0击败乌克兰,赢得欧洲最后一张世界杯门票。当时正值俄乌战争,难免有胜之不武之嫌,但正如威尔士球队灵魂人物贝尔说的「这是一场比赛」,比赛是要有结果的。
去年世界杯,有人说英国有两个队伍参加,占了两个名额,也太不地道了,但就像网上调侃的,原则上中国也可以有四个队伍参加世界杯,中国队、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只是我们进不了。
小组赛第一场威尔士对美国,1:1逼平美国队。第二场与亚洲排名第一的伊朗队硬扛了80几分钟后,佛系地被伊朗连进两球。第三场戏剧性地对阵英格兰,0:3败给自家兄弟。
虽然战绩不佳,但在全世界面前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搜一下,威尔士是个什么「国家」?
众所周知,英国本土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与爱尔兰岛隔海相望,在英语语境里确实是一个国家,有一小部分的自治权,但没有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主权。
英国纬度跟黑龙江相当,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最低温度一般也不低于零下十度。而威尔士在南边,更多光照,冬天很少下雪,可谓冬暖夏凉。地貌多为丘陵山地,除了大片传统英伦风的高山草甸,还有很多森林瀑布。
比起英格兰地区,这里的风景更加自然纯净。虽然距伦敦就200多公里,不堵车的话就2个多小时车程,但这里的人更淳朴更快乐,跟矜持又冷漠的伦敦人差别很大。在公园跑步,迎面而来散步的人会笑着打招呼;在街上,擦肩而过的人也会报以微笑;在酒吧里,会拉着你聊天然后一杯接一杯地给你买酒。
威尔士人是迦太基后裔和欧洲大陆迁徙来的凯尔特人的后代,历史比英格兰更加古老,罗马入侵不列颠后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后来日耳曼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之后,几百年间不断攻打威尔士地区,在13世纪的时候爱德华一世终于征服全境。
当时威尔士人要求由一位在威尔士出生、不会讲英语、生下来第一句话说威尔士语的亲王来管理威尔士。爱德华一世把即将分娩的王后接到威尔士,生下来的王子便是首位威尔士亲王。此后形成一个惯例,英格兰国王和后来的大不列颠国王总是把威尔士亲王的头衔赐给长子。
去年伊丽莎白女王二世过世之前,查尔斯三世就一直是威尔士亲王,也一直在形式上履行亲王的义务。伊丽莎白女王过世不久,查尔斯荣登国王之后很快再次访问了他的福地,并把接力棒交给他的大儿子威廉王子。为了当好这个亲王,他们父子俩甚至掌握了跟英语完全没有关系的威尔士语,为了王室的巩固, 也是很拼了。
威尔士语的存在,堪称奇迹。不列颠联合统治的七八百年间,在英格兰文化的不断渗透下,这门号称欧洲最古老语言之一的土语还一直生生不息绵延至今。
在东部地区与英格兰相邻的一些郡,在路上听到威尔士语的可能性就像在柏林听到英语的可能性一样低。然而在威尔士西北部的安格西尔岛,三分之二的居民都说威尔士语。过去的几十年,人们为了保护这门古老的语言做了不懈的努力。
60年代电台便有了威尔士语节目,70年代起,各个学校积极开设威尔士语课程,80年代出现了专门的威尔士语频道:S4C。人们渐渐遏制了威尔士语的衰势,现在平均20%的人会说威尔士语,10到14岁的人群中,说威尔士语的比例达到了25%以上。
进入21世纪迎来,虽然整体上看威尔士语的普及率有所下降,但好在下滑的百分比并不悬殊,再加上威尔士近些年移民增多,可见威尔士语的影响力还是在的。
反映到生活中,城市里大部分人平时都说英语,只有在部分乡村家庭还保留说威尔士语的习惯。但城市大街小巷的路标、招牌都有双语标注,这种看起来像北欧语言的文字+英语的双语标注,让人觉得仿佛不是身在英国。
政府以及一些公共机构在招聘时也会优先录用会威尔士语的应聘者,既推动了语言传承,也保护了本地人的利益。
在威尔士,除了足球比较普及,另一项起源于英国的传统运动板球也很受欢迎。威尔士最大的板球俱乐部「格拉摩根俱乐部」是由当地乡绅于17世纪创立的。
几百年来,不只对阵英格兰的板球俱乐部,也经常与英联邦其他国家比赛。现在最大的一座板球场是1967年开始使用的索菲亚花园,位于首府卡迪夫市中心,平均每周都有一两场比赛。
但由于比赛不是天天有,很多员工都是兼职,像服务员都是附近大学生去兼职。我之前有空的时候就去酒吧餐车做收银员,一天6个小时,40磅左右,约合人民币300块,权当补贴生活费了。
威尔士的首府卡迪夫是一座晚近才发展起来的首都城市。工业革命之前, 这里只是个钓鱼捕鱼的港湾。18-19世纪,随着南威尔士煤矿的发现,便利的水运加上运煤铁路的修建使得卡迪夫湾(CardiffBay)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港。
卡迪夫的城市建筑、文化艺术也发展到了顶峰,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市政厅以及很多大学巍峨的主楼都在那个时期修建。
卡迪夫城市的发展与布特家族密不可分,这个家族的名号在整个英国也是响当当的,16世纪布特一世从苏格兰来到卡迪夫,通过跟当地名门千金联姻获得了房产、封地和威尔士南部的采矿权。
直到布特二世掌控了南威尔士丰富的煤矿资源,并将获得的巨额财富投入卡迪夫城市、铁路、运河及船坞码头的建设。
二战之后随着煤矿的衰落,以及英国政府为了重振经济将资源型产业收归国有,布特家族在卡迪夫的大部分私产通过国有化转变以及捐赠的形式逐渐变成市政府的资产,最著名的就是位于市中心的卡迪夫城堡和布特公园。
卡迪夫城堡位于市中心,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罗马人时代,是当地人的精神象征,城堡旁的布特公园则是日常生活的家园。
整个公园占地130英亩,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中间塔夫河穿流而过,里面有板球场,足球场,一个养马场。很多居民每天都来公园遛狗,周末天气好就在草坪上野餐,在塔夫河钓鱼,在步道上跑步。春赏玉兰,秋赏落叶,走累了还有好几家咖啡馆可以充电。
卡迪夫不可忽略的一个地方就是卡迪夫湾,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港口,从南威尔士煤矿通过内陆运河运来的一船船煤炭都在这里交易、装船、运往英国其他城市和欧洲大陆,再把从各个殖民地运来的物资从这里上岸,运送到不列颠岛的各个地方。
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英国崛起了很多城市,其中海岸线上的港口城市因为有航运优势,完全不输内陆的大城市,如利物浦、纽卡斯尔等。
大部分城市在那时就奠定了中心城区的基本架构,修建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建筑。在大英帝国雄厚的财力支持下,建筑巍峨雄伟,气势恢宏,历数百年风霜而愈发厚重,让整个城市成为一部鲜活的历史书。
卡迪夫博物馆始建于1905年,收藏了许多印象派绘画作品,如莫奈的《睡莲》。主楼虽不及大英博物馆那般雄伟,但十根巨大的罗马柱也衬托出历史的庄严。里面自然馆,油画馆,瓷器馆等应有尽有,30几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拥有这样一个博物馆也是很奢侈了。
卡迪夫博物馆和市政厅正对面就是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街,有现代化的圣大卫商场,也有三四层的维多利亚式建筑,连成了成片的拱廊街。玻璃顶棚下式弯弯曲曲的小巷,遍布着酒吧,杂货铺,裁缝店,理发馆等。
卡迪夫博物馆。(作者提供)
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可能就是有上百年历史的家族店,每家店都独具特色。随着大量移民的涌入,现在像理发店很多小店都是东欧或者中东人开的,杂货铺也有中东店、印度店、中国超市等面向不同族裔。
这一片最有特色的当属建于1886年的卡迪夫市场,像大巴扎一样,很多英国城市都保留着这样传统的市场,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果蔬摊,肉铺,海鲜摊,奶酪铺到书店,花店,香料店,糖果店,成衣店,皮具店,涵盖了大部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步行街入口。(作者提供)
走累了还有小餐厅和咖啡馆,逛一逛坐一坐,半天就悠闲地度过了。这种烟火气和舒适感是超市无法取代的。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威尔士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不及英格兰,其实只是各有千秋。
且不说悠久的历史,现在威尔士的科技业水平甚至高于英格兰的平均水平。文化方面,除了特有的语言,教育也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地方。除了最好的卡迪夫大学,还有威尔士皇家音乐戏剧学院,斯旺西大学等一众高校,教育资源非常丰富。
近几年一直有声音说北爱、苏格兰,甚至威尔士人民寻求从英国独立,其实在我与威尔士本地人的交谈中,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独立的倾向。
威尔士文化固然是独特的存在,但在历史中与英格兰的碰撞与交融,不也是威尔士文化的一部分吗?
与大伦敦地区的距离才两百公里,又是英国王储的封地,比起北爱和苏格兰,这里算是英格兰的基本盘了,要独立谈何容易,偶尔的独立游行更多是一些政治家的操弄,毕竟独立建国会产生一个新的统治阶层,但未必会增加人民的福祉。
在民族主义浪潮甚嚣尘上的今天,相信以威尔士人2000多年的生存智慧,能掌握好文化独立与政治统一之间的平衡。回顾历史,入侵者从罗马人到诺曼人,再到昂撒人,威尔士人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去年还通过世界杯让全世界人民重新认识了一下。不断在历史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如千年来静静流淌的塔夫河。
(曹颖)
(本文来源:「环行星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