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看世界》在加拿大做送餐员有三怕

送餐的一个晚上,看到一位流浪老人坐在教堂台阶上吃饭,一只大黄狗陪着他,灯光很暖。(作者提供)

前阵子写了《我在国内做编辑,在枫叶国做送餐员,大开眼界》一文,收到很多朋友的鼓励,特此致谢。下文继续说说送餐员酸甜苦辣的生活,也从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角度给大家分析下国外的小费文化。

提前说明:一、至少在加拿大,服务业的小费并非强制,前提是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从送餐的角度,如果出现晚单、撒漏或态度不好的情况,即使提前付了小费也可以投诉要回。在餐厅堂食,如果服务员提供的服务很差劲,买单时也完全可以拒绝付小费。

二、在麦当劳、星巴克、SUBWAY等自助式快餐店点餐;以及在各种餐厅点单后选择上门自取,一般不用付小费。

三、本文站在送餐员的立场上不吐不快,难以做到理性中立客观,请大家批评。

国内因为没有小费传统,很多朋友到了国外特别欧美,在餐厅吃饭、叫外卖的时候为是否给小费、给多少小费而纠结,动辄十个点甚至十五个点的小费也确实让人肉痛。

作为在加拿大的送餐员,我就从当地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角度,说说为什么有时候不给小费会很不体面甚至很丢人。

一句话总结:以加拿大为例,对送餐员和餐厅堂食服务员而言,小费不是锦上添花和额外收入,而是雪中送碳,是必需品。

小费文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和薪资结构背景,其实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残酷」:首先在加美,小费文化根深蒂固;其次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和鼓励提供好的服务,普遍默认小费是送餐、餐厅服务员等收入的基本组成,说白了就是工资的一部分。

将心比心,如果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预期中本就不高的工资却被砍掉一部分,服务员和送餐员心里是什么滋味?

一、在加拿大做送餐员也有三怕

「下着雨送餐,来回13公里,点了三杯奶茶的年轻西人不想付小费。用我蹩脚的英语交涉,如果不给,那真是『欺负』人了,白跑了。」

大概两个月前,我有过这么一段经历。当时下着大雨,送餐到门口时浑身都被淋湿了。我用英语直接告诉对方,这单准时送达,往返十多公里,运费只有3加元,如果没有小费,我几乎就没有收入,最后成功要到小费。

回顾当时心情,心里特别不舒服。并非在意那一点小费(2加元),而是觉得自己白干了,对方在故意占便宜。说直白点,就是觉得对方「白嫖」,不尊重人。

那一阵子,作为菜鸟送餐员,我一度成为「远单之王」,一半以上送餐往返超过十公里。一句话总结心中的愤慨:风吹日晒雨淋下雪还有冻雨,不给小费真不体面。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为加拿大送餐员吆喝几声,说下送餐员的三怕。

何为「三怕」?第一怕停车吃罚单;第二怕被客人投诉;第三怕没小费。

以哈利法克斯为例,工作日城区停车位也很紧张,经常找不到车位。因为往往只需停车3到5分钟,不少送餐员会临时违停,把车停到消防通道甚至残疾人车位。运气不好,就会吃到罚单,少则25加元,多则100加元,不仅扣钱,甚至还有导致第二年车辆保险费用飙升。

其次,怕客人投诉。在枫叶国做送餐员,也有「困在系统里」之处。以哈法为例,送餐同样有时间限制,饭点高峰期容易晚单,有时焦急万分踩着油门,客服与客人又拚命打电话催促,无比抓狂。虽然不会直接扣钱,但也会影响开车安全。

最后,也最重要的,怕没小费。我跟哈法不少送餐同行聊过,这是大家一致的痛点。

以我亲身的体验,在加拿大送餐,如果没有平台补贴,小费就是送餐员的命根子,因为将近占了收入的一半。扣除油费和车损,如果没有小费,不少单子近乎白干,时薪甚至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半。

说得直白点,对送餐员来讲,小费不是锦上添花和额外收入,而是雪中送碳,是必需品。

有国内朋友质疑过,小费不是自愿的吗?在国外叫外卖为何必须给小费?

首先介绍:在加国,送餐小费一般为点餐价格的10%,且会全部付给送餐员。我了解的华人送餐平台都规定:送餐如果出现晚单、撒漏或态度不好,即使提前付了小费也可以向平台要求退回。

但是,如果没晚单、没撒漏又没有态度不好的情况下,叫外卖而不付小费,真心不厚道。

为何这么说?因为在加美,小费文化根深蒂固,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和鼓励提供好的服务,普遍默认小费是送餐、餐厅服务员等收入的基本组成。

按照几家华人和西人送餐平台的运费,在距离五公里之内,很多时候一单运费只有3加元左右(约15元人民币),如果预期小费高,运费甚至会被砍到1加元。

当然你可以吐槽送餐平台鸡贼,但在地广人稀的加拿大和美国,劳动力本来就贵,也不可能像国内那样一栋楼同时送好几单。在残酷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送餐平台普遍选择了下调运费鼓励小费的运营策略。

二、餐厅堂食服务员的小费还要分给后厨

说实话,出国后在餐厅吃饭给小费和点外卖给小费,动辄要多付十个点甚至十五个点(如果消费总额比较高可酌情减少),我也觉得肉痛。但身边的朋友普遍讲,如果你在国外做过服务业,给小费会痛快得多。

刚来枫叶国时,一个朋友也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十多年前,一位华人女性怀着孕,为了谋生在哈法一家餐厅做服务员。就在快生的时候,她最焦虑的事情,却是客人会不会给小费,因为底薪实在太低,没有小费就几乎没有收入,而且服务员的小费还要分给后厨一部分。

就餐厅吃饭给小费而言,起初我也以为小费都给了服务员,后来哈法在餐厅做服务员的朋友证实:餐厅堂食的小费,服务员一般要分三分之一到一半给后厨。

以当下哈法华人群体为例,去餐厅堂食普遍会给小费,毕竟服务员当面提供了服务。但就送餐而言,特别疫情期间,送餐实行免接触配送,经常出现客人要求送餐又不给小费的情况。

对于在国外点外卖,如果当地有小费文化,我想说的是:如果实在不想给小费,请不要在深夜(晚上10点后)和下雨下雪的时候点外卖,这样送餐员真的会流汗又流泪。

还有,极少数人为了凑整数,每次只给一分钱或0.1加元的小费,这种小费不给也罢,本质上是在「羞辱」为你提供服务的人。

站在送餐员的立场,说句狠话:到了国外,入乡随俗很重要,什么便宜都想占,什么亏都不想吃,这叫鸡贼。

将心比心,请你想一想:在国外,扣除油费送餐员的收入有时连最低时薪都拿不到,他们为什么还愿意干?不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嘛。用广东话说,揾食不易。

说这么多,除了吐吐苦水,从送餐员角度说说小费,也是为了给自己和在国外从事服务业的朋友们打打气。

到了异国他乡,每个家庭开启新生活都有诸多不易。特别英语不好的朋友,在找到正式工作之前很可能只能从事送餐等服务业。之前我讲过一句话:只要你喜欢,再苦都不苦。但在国外做服务业,在苦的同时,内心更渴望得到基本的尊重。

写到最后,身边华人朋友一句话回荡在耳边:愿我们披荆斩棘,克服一切困难,扎根在这里。(加菲/现居加拿大)

本文来源:枫叶国冰与火公众号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延续《旺报》两岸征文活动,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