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两岸关系年终点评:从动荡走向何方?(孙太一)

(达志影像)

美东时间2022年12月17日晚(北京、台北时间12月18日晨)由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和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主办,台湾中流文教基金会和上海东亚研究所协办的《两岸热点》系列讲座第二十四讲暨闭门线上研讨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由美国巴克内尔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朱志群主持,台北论坛基金会董事长、前国安会秘书长和陆委会主委苏起与美国美利坚大学教授、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召集人赵全胜主讲。来自全球各地的50余位学者参与了会议,其中赵春山、邓中坚、王海良、张沱生、刘国深、刘洪钟、信强、周文星、顿世新、庚欣、殷燕军、汪铮等专家学者在问答环节分享了看法并提问。

苏起教授首先分享了他根据蔡英文两个特质而产生的对2023年及未来的悲观看法,同时概述了民进党「九合一」败选及中美开启新的对话、谈判之后的一些新的因素。然后,苏老师着重从拜登政府、美国国会、台湾和北京四个方面的态度,尤其是这四方分别在「斗」「拖」「和」之间潜在的选择分析了台海局势接下来的走势。他认为美国行政部门过去六年选择的是「斗」,现在可能要开启接触谈判的过程,「斗」可能会有所松动。但又因为没到「和」的地步,所以接下来基本会是「斗」与「拖」的结合,让美国有时间做军力转型,培养它自身的实力。美国国会比较强势,现在也成了美国政策制定中对华最为鹰派的力量。拜登政府「拖」的部分会受到它的干扰,且国会有多个议题可以操弄。台湾方面,蔡自己一直要「斗」,而且存在可能要留下政治遗产的想法来彰显她的历史地位。美国也会持续通过军事、媒体、民间团体等多方面介入台湾的选举。与此同时,大陆也要在「斗」「拖」「和」之间做选择。

赵全胜教授从他26年前与美国资深学者聊台海问题的小故事讲起,阐述了他对台湾问题依旧会是「长期对峙」的判断,无论是「斗」「拖」还是「和」,短期内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赵老师随后从「红」「蓝」「绿」的内三角,和陆、台、美的外三角分别分析了各方的「两难处境。」大陆一方面不能看到台湾独立,另一方面要避战;拜登政府一方面要搞极限施压,把台湾牌用足,并加大同盟关系,另一方面也想保持现状同时希望有护栏。而蔡政府不想放弃「两国论」和台独理念,另一方面也想避免发生战争。无论是华盛顿、北京还是台北,都没有放弃自己立场的想法,但也有一个共同点,三方都不想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都要避战。这就使得时间会拉得很长。赵老师随后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长痛不如短痛」等提法阐述了当前状况的两面性,同时也指出了从以前台湾问题只是中国内部问题,顶多只有美国掺和,到现在欧洲、日本等也卷入的复杂性。这种国际化的趋势以及各方的两难处境,以及很多待讨论解决的问题使得台湾问题依旧会是长期性的问题。赵老师也提议对内广开言路,对外与各方维持接触。

学者们在问答阶段主要围绕「华盛顿内部的讨论」「蔡的立场与做法」「九合一选举」「统一对大陆尤其是民众的好处」「蔡的战术与战略」「蔡的内外有别」「俄乌冲突的影响」「大陆军事演训的影响」「中美军事实力展望」「民族复兴及不同议题的优先级」「美国两党的共识」「美对台政策的演变」「美对苏联和日本的打压」「拜登政府制裁工具箱」「中国的现代化与民族复兴」「蔡的心态与想法」「赖清德未来的选择」「国民党的处境」「美国是否会放弃台湾」「维持现状」「香港经验」「民权与民生」「拖还是拱火」「三方在斗、拖、和中的侧重点」「哪一方占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美国有没有条件对台湾说『不』」「切香肠与红线」「中日关系」「美国会不会首先开战」「如何应对台湾问题国际化」「蔡究竟让台湾更安全还是更危险了」「九二共识的替代概念」「台湾军队的士气」「美军方的态度与判断」「和统的道路」「他国民意」「拜登最近讲话的背景」「台积电迁厂」「胁迫的概念」「中美谈判的指导原则」「美国内部的问题」「 美方官员派驻台湾」「权势转移」「五不四无意」「美国内部对台的分歧」「美国官员对台表述的矛盾」「大陆的工具箱」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者们时而观点针锋相对、时而互相补充要点和观察,你来我往,精彩而深入。(作者为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助理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