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后 两岸关系何去何从

(图/中选会提供)

2024总统选战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从封关民调和各党姿态来看,赖萧配一路领先,侯康配奋起直追,柯盈配誓不言弃,谁能最终问鼎仍有悬念。在备受瞩目的两岸议题上,三组候选人互有攻防,选后两岸关系的走向充满风险变数。然而,毫无悬念的是,无论绿蓝白谁将笑到最后,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都在北京手里。

首先是最被看好的赖萧配。被称为「台独金孙」,又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为减轻内外压力和争取中间选民,竞选期间曾试图淡化其激进台独色彩,发表诸如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愿与大陆展开对话、希望有机会与习近平一起吃饭等趋和言论。

但另一方面,赖清德奉行「蔡规赖随」,特别是坚持两岸互不隶属,实际上就是「两国论」,视两岸关系为一中一台。加之赖清德副手萧美琴是被大陆官宣制裁的台独顽固分子,故北京对赖萧配不抱任何幻想,点名其是「双独组合」。因此,一旦赖萧配出线,两岸关系将持续紧张动荡,台海兵凶战危的警报无法解除,大陆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其次是期待逆袭的侯康配。虽然北京明确宣示不介入台湾选举,但「下架民进党」显然是国共两党的共同心愿,故大陆乐见侯康配逆袭成功。侯友宜反对台独、支持九二共识、加强两岸民间交流、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的两岸论述,为两岸关系的恢复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如果侯康配最终逆转胜,大陆上下显然都能松一口气。

然而,蓝绿斗争有底线,国共合作有上限。侯友宜并非简单回归马英九的两岸路线。相较马英九念兹在兹「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侯友宜很少主动谈论九二共识,即使不得不触及也要加上「合乎《中华民国宪法》」的首码。至于一个中国、中国人等议题,侯友宜也是尽量回避。在大陆最关心的统一议题上,赵少康明确表示任期内不谈统一,侯友宜也澄清他走的是中间路线而不是统一路线。再加上侯友宜强调安全与人权,因此,不难想像即使侯康配胜出,两岸关系也只能有限改善,仍然面临较大的脆弱性。

至于柯盈配,柯文哲洋洋得意于他本人和大陆打交道的成功经验,强调民众党没有台独党纲或者九二共识的包袱,从而能够「务实理性处理两岸问题」。但柯文哲过去与大陆之间属于地方交流,一句「两岸一家亲」就能过关。如今柯盈配竞争大位,「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绕不过去的。更遑论所谓「务实理性」差不多是实用与投机的代名词,比如柯文哲一会儿说两岸是特殊关系、不要讲「两国论」,一会儿又说自己是墨绿,希望「国家正常化」。

总之,3组候选人没有令北京特别满意的,当然大陆也不会寄希望于台湾的各路政客。无论2024年1月13日开票结果如何,大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已定。从根本上讲,选后两岸关系何去何从,不是取决于3组候选人的唇枪舌剑,而是大陆的意志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