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选举大败后的国民党何去何从

▲90岁也用网路,柯P:这场选举我就赢定了。

刘性仁

中国国民党在此次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不仅是在台湾选举史上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挫败,造成许多支持者徬徨、忧虑及不知所措,但这都无济于事,败选就是败选,就必须正视现实,诚实面对,勇于检讨,不需要为失败找理由,但必须为成功找方法,这次选举国民党必须痛定思痛,重新出发,浴火重生。

不可讳言,这次重大变化其所带来的后续效应是多层面的,其影响是深远的,自然需要一段时间观察。台湾蓝绿版块及网路和公民团体族群的兴起,改变了选举的型态及方式蓝营选民产生量变和质变,更重要的是,两岸因素及FTA等两岸经贸议题显然没有唤起选民的危机意识;而台商对于台湾政治的影响性也值得重新思考,对于蓝营来说,面对大环境媒体舆论极为不利的情况,败选是必然的,但败的程度却引发出许多新的问题

县市长选举结果来论,此次蓝绿版块呈现出蓝只在新北市、新竹县、苗栗县、南投县、台东县、连江县绿则在基隆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宜兰县、新竹市、彰化县、云林县、嘉义县、嘉义市、屏东县及澎湖县;至于无党包括墨绿的台北市及花莲县与金门县;六都中蓝营只剩下惨胜新北市,丢掉原有的台北市、台中市及桃园市,国民党所受到的挫败前所未有。这次地方公职人员与县市长呈现一致投票,并没有出现分裂投票的情况,其中各地不乏长期经营却落马的公职人员,使「绿的更绿,蓝的变浅或转绿」的情况;地方公职人员亦会受到大环境整体连带的影响。

或许民进党胜选士气大振,但第一时间台北市新任市长柯文哲立刻副市长人选敲定为「前新北市环保局」,也曾经是新党议员邓家基,这如果是柯文哲展现给民进党看所谓的自主性,显然柯文哲与民进党间的关系挑战才开始;柯文哲似乎尚未做好准备。但无论如何,柯文哲击败连胜文一定有他的理由,国民党必须深入思考,从中汲取教训

对于这次九合一,从整体来看,而不针对单一县市地区来探讨:

一、 国民党失败之因

1.大环境执政成绩不佳严重冲击到蓝营整体选情,大环境经济不佳造成选民投票倾向转变,一般民众对于国民党观感不佳,政党认同度低;

2. 优势地区投票率不高,未展现优势;而中南部投票率高于北部,没有发挥对蓝营投票率的正向作用;

3.相对剥夺感及反商、反权贵发酵,使中间选民对国民党的候选人普遍产生反感;

4.媒体名嘴及网路环境营造对蓝营十分不利及不友善的局面。一明一暗难以预防;

5.蓝营各执政县市既有政绩牌并没有有效发挥及发酵,诸如台中市桃园市台北市新北市等都有非常多的建设成绩但都没有成为选民投票的关键因素

6.没有让选民感受到选举后果与未来的影响性,使选民缺乏长远性的思考;

7.两岸关系并没有成为选举发酵的重要议题;

8.台湾官二代及富二代无法得到选民普遍认同,权贵及政治世家成为负面的代名词;

9.皇民说及混蛋说等失言激发出台湾的族群意识及引发民间普遍反感;

10太阳花后的台湾主体意识及台独想法已深植于年轻人心中,造成挺台湾就是挺绿的风潮现象;

11两岸红利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两岸任何协议都没有展现出正面的功效;

12马英九个人遭到台湾社会的普遍非议、马政府整体形象不佳,反马严重冲击地方选情;

13.蓝营已呈现分裂的迹象,宋楚瑜等人重砲抨击国民党造成蓝营内讧;

14选举模式并没有跟上现代社会的变化,政党对于素人政治缺乏有效的因应

15.蓝营对敌对阵营所提出的任何质疑,并没有产生影响力

16国民党的政党认同迅速降低;

17各地提名人选及提名方式有待商榷,初选制度是否应排绿;

18两岸当局对于台湾现况并没有创造好的条件与机会;

19候选人的调性及整体表现并没有获得在地多数民众所喜爱;

20选举文宣仍不够通俗化与贴近庶民语言;

21网路经营不够缺乏附和者及热诚者的参与;

22国民党对于新媒体的运作与熟悉度不足;

23年轻族群对国民党欠缺认同感,民进党经营青年活动得到肯定;

24国民党缺乏与公民团体互动的模式;

25台湾社会整体反商反富与阶级对立意识冲击到蓝营选情;

26,大企业力挺非旦没有带来正面效果,反而引发负面观感;

27派系力量式微,许多政治要角都是「叫好不叫座,没有选票的实质影响力」;

28蓝营内部发生倒戈,马政府的用人哲学产生副作用;

29 理念不清,使支持者缺乏坚定的信念;

30世代断层,在党员及干部都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31太阳花学运、食安及油品风波及单一候选人弊案产生严重冲击;

32政党版块及铁票迷思必须随着选民自主意识提升而打破;

33.民调手法必须符合民众习惯及思维方式;

34深耕基层地方有待努力;

35候选人做太久让选民失去新鲜感;

36多数选民认定两岸间可以政经分离,可以一边挺台独一边享受两岸交流红利;

37九把刀等公众人物力挺使蓝营不易吸引年轻选票

▼胜文2K14。(图/乡民「dk40」授权提供,请勿随意翻摄)

二、 国民党未来挑战

对于大败后的国民党,处处都是问题,怎么做都不对,不乏落井下石者,雪

中送炭者少,这就是政治的本质与选举的残酷性,因此笔者认为其挑战或许有:1.国民党内部人事及组织调整和政策的讨论,既要稳定不能乱,又要改革回应支持者的期待,实在是两难;

2.宪政体制的厘清,究竟是否要回归内阁制或是采取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制仍值得探讨;

3.对于未来有意接班者究竟应当如何面对2016大选?后马时期的权力如何分配?

4.如何面对新形势下的各县市府会关系;

5.如何与亲民党、新党及无党籍寻求政治合作的空间与机会;

6.如何巩固与凝聚原有传统派系及支持者选票,使不致溃散;

7.如何吸引年轻族群及增加新面孔;

8.选战模式及思考将如何调整;

9.如何因应两岸关系未来情势发展与变化;

10面对太阳花学运的反中、反国民党、反马和台独声音与力量高应当如何因应及推动两岸相关政策;

11必须针对执政最后两年进行整体长远的布局与规划;

12如何强化与媒体关系和主导舆论方向,以增加话语权;

13如何改善台湾整体经济大环境及解决失业及物价上涨等民生问题;

14如何重新出发找回社会及校园既有及新的支持者;

15.接班梯队将面临重大考验在找回支持及重振士气等棘手问题的处理;

16如何让2016年产生钟摆效应?让选民有感教训过头的感觉;

17台商及企业在选举时所发挥功能的思考;

18两岸经济牌及两岸牌在选举过程中的角色性探讨?台湾民众似乎可以接受与大陆做生意但不要制度化的想法该如何导正?

三、建议

1国民党必须加强论述与改革方案,这些要很清楚的给民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决策机制必须重新检讨,回归基层;

2.府院党等人事问题必须妥善处理及安排,早日为2016大选预做准备;

3.国民党内部团结,不要自乱阵脚;

4.找出每个胜、败选地区的关键因素对症下药;

5.在有限的时间做好正确的事;

6.了解民众获取资讯的方式做好网路宣传工作;

7基层服务要深根,也要懂得宣传;

8. 国民党两岸政策必须思考及检讨;

9.改变心态,官员及民代不要怕争议及犹豫等驼鸟心态;

10强化蓝营上下同仇敌忾、同舟共济的用心

11.败选必须对支持选民有个可以接受的说法及找出解决对策;

12以政策找回军公教及不愿出门投票的支持者;

13如何以新的府会关系来强化监督制衡的力量,获得忠诚监督者的名声;

14.文宣及宣传管道必须要更多元化,善用可以影响及运用的管道来说明及呈现正确的政策与路线:

15建立一套公正客观的赏罚机制及党纪落实机制;

16对于年轻党员及网路新世代的经营必须要更用心;

败选就是败选,就要检讨与改革,没有执政权就没有发言权,丧失舞台及发言权的蓝营政治人物就只剩下微量的影响力,所有的政治人物将成为庶人;国民党必须痛定思痛,从新出发。在野也是一种服务,只要善尽监督及扮演好应有的角色,选民自有公评,而选民也必须为这次选举承受风险的代价,无论如何选举已经结束,日子总是要过。

●作者刘性仁,北市,博,中国五权宪法学会成员。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