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陈(冲):从万隆会议看金砖 两岸何去何从

陈(冲)最新专文如下:

金砖会议在各方瞩目下,热闹落幕,提出宣言94条,不论由形式,或是由实质看,都好像有点面熟,转念细思,脑中就浮现 Bandung conference 1955,一个对两岸态势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其实从某种意义看,2023金砖会无非就是1955万隆会议的21世纪翻版,不,应该是升级版。对两者,中华民国都有难忘的经验,而七十年了,亚非国家还在力搏上游中。

约莫十年前(2014年),我应印尼国民福利基金会邀请,至雅加达演讲,事后曾专访万隆,为的只是凭吊万隆会议旧址。万隆会议也称第一次亚非会议,是二战后首次没有殖民国家参与的会议,用时髦的说法,就是一个Global south的聚会。1955「第一次没有白人国家」的国际会议,是台北过去避谈的话题,一方面因为那是外交挫败的开始,当时北京仅有七邦交国,会后不结盟国家成形,种下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的远因;另一方面,中共总理周恩来预订搭乘出席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专机,飞行途中爆炸失事(一般推测系台北情报单位所为),而周恩来又自缅甸转机前来,戏剧性出现会场,自然博得版面,蹭得热度,又借此场合对美发出示好言语,减轻韩战后双方的敌对气氛,可谓两岸局势重要转捩点。

金砖原只是2003年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在 Dreaming with BRICs的报告中,将四个有潜力国家的国名,玩弄排列组合,连成BRIC,引发四国灵感,后加南非,2010成立Club性质的BRICS,适逢川普言行引发疑美风潮,愈来愈多国家参与会议,甚至加入成为会员,乃有今年扩充为十一国的结果。

万隆会议,既称第一次亚非会议,自然对摆脱殖民主义、谴责资本主义,具有象征意义,但因欠缺主导力量,事后许多亚非国家虽倡导不结盟主义,其中不少又陷入专制贪腐的泥沼,蹉跎至今。时移境迁,2023金砖会后,对两岸而言,主客早已易位,当年北京仅有7友邦变成今日中华民国仅剩13邦交国,非洲唯一友邦史瓦帝尼,也是非洲唯一未获邀参与金砖会的国家,两岸外交休战竟成割喉战。不结盟国家原本松散,徒具形式,尤其1989后全球化,西方受益较多,但随近十余年美国总统孤立主义的言行,疑美论渐兴,加上扬弃自由贸易,全球化已死之声高涨,自然塑造出全球南方的态势。

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曾发表演讲,两度强调是「来求同不是来立异」,彼此「应该求同而存异」,简言之,就是主张求同存异。一晃七十年,当习近平在金砖闭幕式上,说出「人类社会走到关键当口,是坚持合作与融合,还是走向分裂与对抗?是携手维护和平稳定,还是滑向新冷战的深渊?」,不但呼应周恩来当年言论,相信与会国家也心有所感。金砖会十天后,在台北有不少国际学者云集于民间论坛,对两岸形势提出不少建言,有人甚至倡议中华邦联,说实话,诸多建议国内早已多次提过,其实不劳远来和尚,可惜没人提1955周恩来及2023习近平,求同存异、和平融合的言论。同一时间,有人重提两岸对话,但对话需要气氛,回想2009我任金管会主委,主动一通电话致北京银监会主席,再经努力,促成两岸金融三项对等、无白手套、准官方的MOU,如今看到两岸关系退步,能不怅然。

对话、交流不能保证解决僵局,但挑衅、拒谈一定解决不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