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标准蓝绿白 两岸关系契机何在?
▲两岸关系随着台湾政党轮替出现不同的亲疏距离,如何取得良好交流共启光明前景,一直是两岸执政者的重要课题。(图/Pixabay/合成图)
文/刘性仁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敦义自上任至今,在两岸政策的主张上与前总统马英九相去不远,强调「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并将「一中各表」列入国民党政策主张中。近来,无论国共论坛或海峡论坛吴敦义主席是否亲自前往,又其个人的意愿为何与蔡政府是否放行?在在都引发热议。
吴敦义主席表示,他希望能先与大陆方面对论坛议程与议题取得共识,最好先有初步结论,且能对两岸和平发展有基本效益、能协助政府打开僵局,这样才有利中华民国与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等这些大前提都肯定后,他才会安排行程,如果去却空手而回何必跑这一趟。
大陆当局对于吴敦义的两岸政策一直抱持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标准及要求也都比马英九过去要来的高,相较于前主席洪秀柱,信任基础稍嫌薄弱。或许令外界不解的是,为何同为国民党,对其标准却不一致,除了情势不同、环境变迁等理由,更深层思考的是大陆当局或许对台湾蓝绿,以及白色力量的标准及要求并不一致,期待值也不同。尽管台湾蓝绿大多在两岸关系中都是利益务实派,但大陆的标准显然也不相同,需要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或许大陆当局对蓝营的要求,已不能再仅是利益派与务实派的标准看待,而必须进化成理念派。所谓的理念派,即非在利益驱使下,能接受两岸同属一中的情况;而理念派也并非是投降,而是有整体中华民族的框架及基本前提,认同「两岸一家亲」,对于反台独是坚持的,能够在思想与行动上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未来朝向自由、民主、均富的「一个中国」迈进;而务实派则是在现状下,维持「一中各表」的现况,再视情况未来统一或维持现状。显然,大陆当局对于吴敦义主席的要求是高的,期许是深切的,因此在许多过程中,产生些许让他觉得不公平对待。
▲国民党自吴敦义(上排左三)任主席至今,虽两岸政策与前主席马英九(上排左二)相去不远,但北京当局对其要求标准却比过去要来的高。(图/记者李毓康摄)
相对来说,大陆当局对绿营的要求其实没有那么高,既不奢望成为两岸未来统一的理念派,只需维持现状务实派及利益派,只要反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就可以达标。因此蔡政府只要稍稍往中间靠拢,大陆当局立刻就会感受到并善意以对,只可惜绿营牢不可破的意识形态,与对中华民族的整体疏离感,使绿营在条件宽厚的情况下也没有把握创造两岸机会。至于大陆当局对于白色力量的标准,同样也没有那么高,只要务实的承认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积极推展两岸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大陆当局自然会伸开双手欢迎。比起绿营,其实标准也差不多。
其实,大陆的区别对待并不意外,利益派与理念派永远在两岸关系研究及政策交流过程中摆荡着。蔡政府及民进党其实有很好的机会,如同2000年陈水扁执政时只要「四不一没有」,大陆当局就会以较宽松的标准对待。反过来说,两岸关系到底是不是国民党的强项与优势?其实可以讨论。吴敦义主席面对较高的标准与期待,与信任感不足的情况下该如何突破?恐怕需要更多、更好的沟通,且具有更高的智慧与冷静理性的思考。对大陆当局来说,最好两岸都是理念派,不会因为让利及惠台措施的有无,而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其次利益务实派也可以,起码有感觉;最怕就是非理念派也非务实派,那么就无法开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
总之,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吴敦义主席必须要自我超越,带领国民党继续保持两岸优势与强项,虽然面对大陆标准较高、期待值也较大,但只要真心诚意,相信一定让国共论坛重新发光发亮,替台湾民众搭建更好、更健全正常的平台。同样也期许民进党应当体认大陆对其标准和要求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有时思考转转弯,或许光明就在转角处。
●作者刘性仁,文化大学国发大陆所副教授、国政基金会特约研究员。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报保留删修权。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