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风险应设立「区域农业智慧管理中心」
国内禽流感疫情越演越烈,各县市有限的防疫人力疲于奔命又要担心被感染的风险,突显出整个防疫作业的标准流程与中央地方协调整合都出了大问题,防疫出现相当大的漏洞与死角,不仅无法有效遏止病毒在家禽间持续散播,还会造成经济损失,更会为保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并导致生态多样性受损。
鉴于此次禽流感疫情来势汹汹已经从鸡扩及到鸭、鹅,发病地点也从南部往中、北部扩散,当务之急应该成立协同抗疫中心,整合所有人力资源,避免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应该采地毯式搜索与扑杀不容病原菌四处乱窜。过去国内经历多次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等重大疫情,政府均以单一事件为因应策略并未建立一套早期辨识风暴前兆的预警系统与资源整合来有效因应变局致使事件一再重演。
事实上许多看似个案的问题却有其共通性,笔者曾倡议可以成立「区域农业智慧管理中心」透过物联网、公开资料、大数据运用技术等新技术整合可以协助推动:传染病与疫情掌控、地区水资源调配、灾难救助、农业机械调度、农业保险、农民实质身份审核、农产安全认证等,展现行政效率共同来解决农业沉疴不要各自为政各唱各的调。在面对此次大规模禽流感疫情时若透过该中心的整合系统即可发挥及时整合疫情资讯做出正确判定(如利用过去各县市发生禽流感地点、路径、频度、时间先后、损害程度及传染病源等与现在正在发生情况找专家做出比对找出优先防堵区域),迅速拟定集体作战策略(采一致性消毒防护措施消除防疫死角),采取快速有效的区域联防(设下有效防火墙),将病毒加以围堵进而逐次消灭,这样的做法同样适用于台湾即将面临严重缺水的危机。
为对抗未知风险与不确定局势,政府部门必须要建构一套预警系统与一个能快速反应的机制,这些光靠政府力量难以因应变局,为鼓动学术单位或民间企业投入相关研究,行政院应该立即要求相关部门如农委会、卫福部等应主动公开官方拥有相关资料(open data)包括长期委外计划免费供外界使用,别再束之高阁才能加快研究步伐跟上世界潮流。给人民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是国家领导者无可回避的责任,有志大位者应该先拿出本事来别只出一张嘴。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