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計畫、實心裡生活什物店/島作

留白计划 blank plan 建筑成为打卡热点 【图‧留白计划】

【文‧张晋豪】

繁忙枯燥的现代生活中,「仪式感」显得更加重要,也许是晚餐后跟伴侣在家公园散步,或是上班打卡后泡杯咖啡。然而有没有可能透过创意,为生活增添仪式感,带来具象化的幸福?由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所举办的「创意台中」,今年就将主题聚焦于「幸福台中仪式感」,透过多组团队,为生活挖掘更多的灵感,并看见台中创意产业惊人的创造力。让我们透过本届两组创意团队的专访,一窥今年「创意台中」从仪式感中带来的幸福魔力吧!

不少人对于留白计划的印象是位在美术馆园道的热门打卡建物,门口的斑马线宛如台中版的披头四《Abbey Road》专辑封面,蔚为风潮。然而创办人Tony说明,留白计划并非单指这栋建筑,而是一个以永续理念打造,想要解决资讯落差的艺文整合平台。

从活动深入认识台中

「其实我们团队有九成的伙伴都不是台中人!」从原本经营的国际旅游平台回到台湾,Tony和好友创立留白计划,并落脚在台中,将位在五权西四街的建筑视为基地,从品牌孵化、体验设计到内容行销,一步步串连地方文化、艺术及产业。团队透过整合品牌职人、科学家、艺术家和传统偶戏剧团,尝试开发虚拟实境线上展间、光雕投影布袋戏以及农业 AI 应用工具和多元的互动体验展览,来拉近产业和群众间的距离,期待能进军国际市场。

搬来台中第3年,Tony发现到:「台中是一个很具包容力的城市,有着很高的可塑性,大家都愿意突破、尝试!」因此在留白计划渐上轨道、稍有余力之时,团队选择参与「创意台中」活动,一起进行创意激荡。

留白计划透过五感体验传递生活美学(图为Relight+NOISE _____ 直到我接近无限透明展览) 【图‧留白计划】

从仪式感中慢下来

「现代社会步调太快,我们想要引导大家空下一段时间专注在自己身上,找回生活中的仪式感,跟自己对话。像是吃面时淋上一圈东泉辣椒酱,我认为那也是一种仪式。」借着这次的参与,团队深入台中大街小巷进行实地调查,也更加认识这座城市。Tony透露展览将以游戏化的互动方式,借由经典游戏「大富翁」的概念,将仪式感的随机性、限定性及必要条件等元素融入,为探索城市的过程增添乐趣。

留白计划在西区的基地,10月将举办墨西哥亡灵节的体验活动,11月则与知名Youtuber合作探讨社会议题,接着在台北的林口也将有新场域诞生,在留白中持续探索各种可能性。

位在南屯区黎明沟支线溪畔的实心里生活什物店,是由台中资深设计品牌实心美术创立的选物商店,近年发起的「岛作」品牌活动,结合工艺、手作主题,受到不少人的关注与回馈。今年他们也选择加入「创意台中」,在这座文创平台上寻找更多受众。

媒合创意的平台

实心美术创办人孙明华分享,实心里生活什物店是实心美术精神下延伸,属于较个人的选物据点;但岛作是透过透过各种不同领域的专业老师经过公平的评选,找寻生活与工艺之间平衡的普世价值,除了一般的工艺爱好者,也吸引不少选品业者和策展人,前来挖掘合作对象,这样的概念正与「创意台中」不谋而合。

「这次的策展内容可视为实心里生活什物店与岛作的现场延伸精华版,而且是强调此时此刻的台中!」孙明华与工作室伙伴精选包含工艺、食物与阅读等作品,并着重在创作者的专业度上:「就像『岛作』的原则一样,不同于常见的市集多为兼职工作者,我认为全职创作时,对于手中作品的态度,会更加厚重,那是一种生命的投入。」

实心里生活什物店与岛作获众多生活美学爱好者不少好评 【图‧实心里生活什物店/岛作】

为创作者搭起桥梁

针对这次的「仪式感」主题,孙明华认为:「『创意台中』的命题很清楚,每届相异的主题,可以持续从各种观点切入,在熟悉的地方,用不同的视角认识台中。」而无论岛作或是「创意台中」,都是让创作者可以被看见,且直接获得回馈甚至购买作品来支持的平台。

参与这次的「创意台中」后,11月实心团队也将在台中国家歌剧院举办阅读市集,将举办3场书店论坛,并邀来两位京都知名的独立书店店主专题分享,明年4月的岛作也将于10月公布入选者,紧锣密鼓的安排将持续为台中输入源源不绝的创意能力。

【完整内容请见《文化台中》第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