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为何有点救不动?火出天际的暑假游让我陷入了沉思

一、密集救市

7月底以来,房地产救市政策接踵而来,密集发布。

7月21日,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

7月24日,关于房地产的表述发生重大变化。不提房住不炒,强调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7月26日,税务部门梳理几年以来税费优惠政策指引,涉及个人购房契税、增值税等优惠。

7月27日,住建部发话,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认贷等措施。

8月1日,央行提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8月3日郑州发布楼市新政15条。

事实上,这一年多以来,大众已经对房地产救市政策见惯不怪。统计数据显示:

2022年全年,总共295个城市出台了595次房地产松绑政

松绑天天有,救市日日新。

那么,这一轮救市政策与之前有什么区别呢?总结起来八个字:

自上而下,系统托底。

如果说之前的救市是地方自行组织的人工降雨,那么这次更像运用系统工具,希望改变整个大气环流。

政策从顶端发起,自上而下,不局限于行政性的楼市政策调整,而是工具箱里的财政、货币多种工具组合搭配,是有组织有节奏有目的有配合的系统性的去为楼市托底。

二、积重难返

7月底新一轮救市以来,房地产行业欢欣鼓舞,资本市场上,地产股也一度全线飘红。可见市场信心得到很大提振。置业顾问又在拿“涨价在即”那一套说辞试图说服购房者了。

然而,短暂的狂欢过后,市场似乎并没有预想中的热烈。

数据可以说明一切。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7月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22%,同比下降约27%,处在2016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那么,政策发布后的第四周,对销售有何影响呢?

以长沙为例,7月第四周长沙内五区一手住宅成交583套,8.31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上涨35%、32%。(湖南中原研究院数据)看着涨幅挺喜人,然而这个涨幅建立在极低的基数之上。做个对比,正常年份,长沙一周差不多能卖2500多套新房,好的时候能达到3-4000套。

相比正常年份,如今的楼市销量何止腰斩,都快砍到小腿上了!

由此可见,救市政策对楼市回暖有极其积极的作用,但要真正回暖,还需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真正底气

楼市半死不活,旅游市场却迎来了真实的牛市,用火出天际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想去敦煌感受下沙漠驼铃。结果驼队从山脚排到了山顶,谁能想到骑个骆驼竟然能“堵骆驼”?网友戏称,上一次这么长的驼队,还是攻打匈奴的时候!

想去游个故宫,一票难求,门票预约至少得一周以上。一张60元的门票,在黄牛那能被炒到几千元。

想去海边游个泳,密密麻麻的人群,这根本就是下饺子好吧!

上周末,抽空带娃去了次深圳看海。亲身经历,高铁买票一票难求,景区人满为患。暑期旅游之火,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春秋旅游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国内游出游人次已超过2019年同期;携程方面表示,暑期的亲子订单、夜游门票订单较疫情前分别增长45%、307%,亲子、夜游消费水平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坐在人声鼎沸的高铁站,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最近一两年以来,大众感受最深切的一个字,应该就是“危”——出生率断崖式下跌,出生人口跌破千万;经济下行,各行各业裁员潮涌现;楼市不振,救市政策频出但有点像烂泥巴扶不上墙……

专家也在忧心忡忡地呼吁大家,多生孩子、多消费、多买房。可是,结果你懂的。

暑期旅游市场的火爆,电影市场的强劲复苏,给了我不一样的感想。

现在经济差不差?当然差!7月外贸出口下降14.5%,为三年来最差。楼市更是寒意逼人。然而,为何旅游市场能逆市飘红?

我总结为两个字:刚需!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带娃刚需。

这说明,无论经济好坏,蕴藏在中国14亿人口中的基本需求还是强劲的。

那么,为何大家不再热衷买房了?答案就在中央政策里的那句话里: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也就是说,供过于求的基本面已经形成,市场逐步萎缩,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为什么大众不敢消费了?

外贸、内需、投资三驾马车均遭遇巨大挑战,是不争的事实,谁还敢大手花钱?

旅游市场看起来是火爆,但背后还隐藏了消费降级的事实。今年五一,出行人次超过2019年,但人均消费从700多元,降到了500多元。

出路何在?

在中美对抗,欧美对中国软性脱钩的大背景下,外部环境能否变好,不宜乐观。

寄希望于内需替代外贸,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就说了,不要把内循环与对外开放对立。要提升内需,收入要提升吧,经济要发展吧,没这些前提,怎么提?

某些自媒体炒作不提“房住不炒”,在我看来也是非蠢即坏!

如果各级城市的房价不那么高不可攀,老百姓正常的消费需求是不是不会被强力抑制?

如果各种负担不那么沉重,保障更全面,人民花钱是不是更没有后顾之忧?

高房价已经严重挤压了人民的正常消费需求,甚至也成了降低生育率的“头号杀手”!每天睁开眼就是沉重的房贷,自顾不暇,谁还愿意多生

25年土地财政之路,已经产生巨大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看到,政府的目的是托底,而不是重走“四万套”、“棚改”的老路。

既然楼市发展趋势不可逆,外贸依然挑战重重,积极减轻企业和人民的负担,提高保障水平,让人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我们经济的底气应该会更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