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国企国资改革加速推进 肖亚庆: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3月10日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部委记者会,谈到了国资改革的相关状况,他提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根本的目的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培育一批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肖亚庆首先介绍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十项改革试点」,他介绍,目前正在18家中央企业集团、39户子企业做试点,取得了很多成效,新的一年,会把这些进一步拓展,「总的还是单项试点,要根据中央1+N系列文件的总要求,把各个单项的试点逐步综合起来,更多的向一些综合试点来推进,使得这些试点能够在一个经济实体内各项改革举措都能够起到整体的综合效果。」
同时,今年还将推出「双百行动」,肖亚庆说,这个行动就是要在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更大的面推进,使这些改革举措更快见到实效,也培育出一批改革先锋,也凝练出一些改革的成果,在2018年向前更进一步的推进。改革的重点现在也是在全国层面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监管方面,肖亚庆指出,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进一步转变,使得监管职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进一步做实,使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在监管方面我们根据改革要求加强分类监管、分类考核,分类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肖亚庆也提到了历史遗留问题,他说,去年全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的剥离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取得积极的成效,「今年,我们要和地方国资委一起共同推动这项工作进一步往深里做,基本完成三供一业的分离移交、独立工矿区办社会职能剥离和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分类改革这三项工作。」
肖亚庆还说,除了以上的基础外,今年还要大力推动企业的信息公开,在建设阳光央企、阳光国企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接受全社会和媒体的监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根本的目的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就要加快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从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