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完整 竞争优势非靠补贴

新华社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不单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选择,也协助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永续发展。中国汽车业向新能源转型的先发优势,正在转化为带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新动能。

报导称,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连续十多年高居全球第一位,相关优势体现于新能源产业上,就是拥有涵盖从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到制造管理、总装整合的全产业链,形成一批契合「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要求的汽车产业群聚布局。

此外,中国一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的地区,基本上已形成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打造出由整车企业带动、配套先进智慧网联产业链,以及优越产业政策环境的产业生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与聚集,以及充电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持。

报导以安徽合肥为例,新能源汽车整车布局全面,形成包括国企、民企、造车新势力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内的6大整车企业、产业链产值逾人民币1,000元的产业聚集,车企愿意落脚合肥,主因当地产业链和汽车产业关联性非常强,拥有较强显示器、晶片、人工智慧、电池等相关产品生产能力。

报导称,动力电池是江苏省常州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竞争力最强的一环。常州市政府提供的资讯显示,如果把动力电池产业链拆解为32个主要环节,常州聚集了其中31个,产业链完整程度接近97%。从正负极、隔膜、电解液到电芯,常州有30多家全国乃至全球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产业规模超过1,7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和聚集,以及充电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援。2022年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1,000万辆,2023年7月突破2,000万辆。从第1辆到第1,000万辆,耗时27年;而从第1,000万辆到第2,000万辆,仅用了17个月。

2023年,德国大众集团(台湾称福斯集团,Volkswagen Group)将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落户合肥。大众汽车集团近年来在合肥持续加码布局,成立整车制造基地、设立独资研发公司、建设电池系统工厂,致力于将合肥打造成除德国之外的新能源汽车先进生产、研发和创新中心。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大众正在全面融入中国的产业生态。「在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中,高速发展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瑞士《新苏黎世报》日前发表评论文章称,全面禁止中国科技的做法不符合自由市场原则。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能给西方带来好处,他们会激发西方企业动力,例如「德国大众并不是平白无故地到合肥开设一个巨大的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