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靠补贴续命
新能源车靠补贴续命图╱新华社
近年大陆新能源汽车销量
近期大陆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新闻颇热闹,但背后难以掩盖的是,当前车企扣除掉官方大额补贴与政策税费后,仍处于亏损深渊的窘境。
大陆汽车业最近有两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其一是8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6.6万辆,月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600万辆的目标可说已在眼前。
其次,在新能源汽车强势带动下,今年前八月,大陆新能源车出口量达59.3万辆,超越2021年全年的58.8万辆,在汽车整体出口中占比达31%。
相关数据让业者信心大振,但扣除来自官方补贴和政策优惠,除了特斯拉(Tesla)之外,目前尚无任何一家大陆新能源整车企业能够实现真正的获利,包括近期市场声势最强的比亚迪,以及新闻话题最多的「造车新势力」在内。
近日大陆工信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21年涉及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数量为156.9万辆车,应清算的补贴资金为人民币(下同)222亿元,其中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分别是比亚迪、特斯拉、广汽、长城、江淮、上汽、小鹏、奇瑞、哪吒、吉利,共能拿到183.2亿元补贴,占清算总额的82.5%。
而排名前两位的比亚迪、特斯拉,前者应清算的补贴资金为52亿元,后者为33.5亿元。这揭露了2021年获利30.45亿元的比亚迪,若没有这52亿元的官方补贴,公司反而倒亏超过21亿元。
蔚小理上半年亏损惨重
更糟糕的情况来自「造车新势力」三强「蔚小理」,根据上半年财报显示,新创车企交付量迭创新高,但风光的背后却是亏损面大幅提升,蔚来期内亏损25.57亿元,年增高达369.6%;小鹏亏损27.09亿元,年增126.1%;理想亏损6.41亿元,年增172.2%。算下来,小鹏卖一辆车赔7.87万元,理想赔2.23万元,蔚来赔10.2万元。这让车企「卖一辆车亏10万」成为大陆网路热议话题。
这种愈亏愈卖、愈卖愈亏的情况也直接反映到股价上,理想汽车港股股价今年以来跌去逾2成,蔚来美股股价大跌近5成,小鹏港股股价今年更重跌逾7成。
当前在疫情防控下,大陆经济下行压力沉重,民间消费陷入低迷。新能源汽车既是官方定下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肩负节能减碳、拉动民间消费等重责大任,上述提及的多家企业更是被官方视为产业的排头兵、领头羊,因此不吝巨额补贴扶助其加速成长,进而可在各国产业竞争与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
大陆官方助业者做业绩
除了补贴之外,今年大陆地方政府狂发消费券,锁定的消费重点之一即是新能源汽车。另外,大陆财政部等三部门26日公布,将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让多数购车者可节省上万元,这些动作均是官方积极在帮业者做业绩。
然而,这也说明大陆新能源车企在尚且无法自力获利的情况下,多年来迄今都是靠着政府补贴与市场资本在烧钱续命、支撑其营运,但目前官方补贴逐步退出已成大势,加上由资本支撑的企业一旦面临资本失去耐心后,反噬的力量也会相当强大,因此如何加速获利回本以巩固市场信心,成为大陆车企与时间赛跑下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