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城市规划,一定要为90后们做好准备
(原标题:陆铭:城市规划,一定要为90后们做好准备)
城市房价高为什么不多造房子?(来源:本站财经)
由本站财经主办的2021本站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青年经济学家峰会于8月12日在上海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在会后接受了《城市心跳》栏目专访。
一个城市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人的到来?陆铭在专访时表示,那就是对年轻人更加友好,要把住房成本降下来,要把教育成本降下来。
陆铭提出,城市要通过供给侧的改革降低房价,让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存量里面闲置的建设用地指标,能够用到人口流入、真正有需求、特别是房价高的地方。
在谈及城市发展时,陆铭表示,对一个城市来讲,要去思考人们的需求,这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代际的变化而变化的。城市的发展,包括城市更新,还有城市规划,一定要为90后做好准备。
对于很多的城市规划、场景、建设方式,以及网红城市、打卡景点等产生的逻辑,也需要加强研究。陆铭强调,要能够在2035年的时候,交给90后们的城市,是让他们喜欢和向往的城市。
中小城市要容得下不同的灵魂
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985高校毕业生留京率正在逐渐下降。清华大学最新公布的《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选择留在北京的本科毕业生不到两成左右。对此,陆铭认为,在中国一些超大城市,生活成本的确比较高,特别是住房的这个成本是重要原因;另外一些超大城市实施了非常严格的控制人口的政策,在控制城市人口的过程中,有一些低技能的劳动力离开了一线城市。如果这些人离开了,实际上服务的价格就会上升。对于青年人来讲,实际上的生活的质量也会有所下降。
陆铭认为“一线城市要容下不同的肉身,中小城市要容得下不同的灵魂”。年轻人要不要选择大城市,选择哪个城市,除了个人权衡利弊,也需要城市提供更多的机会。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用到房价高的地方
房价高,所以大城市“容不下肉身”,那城市可以不可以多盖房子呢?
陆铭表示,从总体上来讲,中国今天出现的情况是城市面积扩张的速度远远超过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中国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建设用地指标总量上的增长,而在于它的空间布局。
所以未来的办法就是,要让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存量里面闲置的建设用地指标,要能够用到人口流入、真正有需求、特别是房价高的地方。
如果一味通过供给侧的减少来控制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陆铭认为这是不可取的。
城市对年轻人友好,就要把生活成本降下来
一个城市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人的到来?那就是对年轻人更加友好。
年轻人要什么?那就是居住需求,未来生孩子、养孩子。一个城市如果真的对年轻人友好,就是要把住房成本降下来,要把教育成本降下来。这些都是供给侧的问题。
对一些大城市来讲,如果需要外地人补充劳动力,但又不能去顺应他的需求,给他提供子女的教育、住房,那就会产生各种社会问题。
陆铭表示,应该持续增加教育、住房的供给,改善质量,优化空间布局,要让新增的住房和公共资源跟居住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匹配度,这样对年轻人就能变得更加友好。
陆铭强调,城市发展的很多政策要加强研究。“要能够在2035年的时候,交给90后们一个他们所喜欢和向往的城市,这才是重要的”。
附采访实录:
城市心跳:现在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985高校毕业生留京率正在逐渐下降。清华大学最新公布的《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选择留在北京的本科毕业生不到两成左右。您怎么看待清北毕业生正在远离北京这个趋势呢?
陆铭:我觉得这里面可能两个因素叠加。第一个原因就是,在中国一些超大城市,生活成本的确比较高,特别是住房的成本,所以让大家觉得未来在一个城市长期留下来可能很困难。
另外,在控制城市人口的过程中,有一些低技能的劳动力离开了一线城市。在企业里或者一些服务业里面,比如说司机、快递;在生活里面,可能是家政服务员或者是菜场里面卖菜的。如果这些人离开了,实际上服务的价格就会上升,生活的便利度也会下降。这对于青年人来讲,实际上的生活的质量是有所下降的。
所以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我觉得可能是导致一些优秀的毕业生离开北京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城市心跳:都说“一线城市容不下肉身,三四线城市容不下灵魂”。您觉得怎么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呢?
陆铭:我觉得应该是“一线城市要容下不同的肉身,中小城市要容得下不同的灵魂”。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各自选择嘛。如果你觉得事业心很强,你要站在一个产业的最前沿,(你就选择一线城市)。因为一线城市是创新很活跃、科技水平各种发展水平比较高,在这个地方可能更加适合发展自己的事业。它能容下事业型的肉身。
那反过来再讲灵魂,在一线城市,能够有比较好的生活质量,包括公共服务、消费、多元化的生活,特别是文化生活比较多元一点,所以有精神上的满足感。但是三四线城市、小城市,甚至农村,可以有另外一种追求,就是非常安静、宁静的、跟自然接触的这种灵魂。
所以,我觉得是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追求、性格、偏好,来选择既容纳得了自己的肉身又容纳得了自己的灵魂的地方。但是我觉得这个世界可能没有这样的地方,就是又能够发展事业,又有钱挣,同时房子又住得特别大。它一定是有一个权衡利弊的问题。
城市心跳:对于我国城市发展,一方面要提高城市化水平,一方面又不再新增用地指标,这两者相互矛盾吗?
陆铭:不矛盾。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理解到中国今天城市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从总体上来讲,中国今天出现的情况是城市面积扩张的速度远远超过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中国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建设用地指标总量上的增长,而在于它的空间布局。
在过去一段时间,在人口流入的地方,实际上我们建设用地指标收得非常紧。然后在一些人口流出地,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实际上我们的建设用地是放得非常松的。
那么这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有些地方的房子不够了,有些地方造的房子大量的剩余、卖不出去。而且由于我们大量给了建设用地指标的地方已经造了大量的房子和工业园,房子卖不出去,工业园空在那里,所以我们的建设用地指标实际上是结余的。
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我们现在全国结余的建设用地指标,相当于我们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大约两年的数量。所以未来的办法就是,要让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存量里面闲置的建设用地指标,要能够用到人口流入、真正有需求、特别是房价高的地方。
此外,在人口流入的过程当中,有些地方的人口减少了,有些城市人口是收缩的;还有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大量宅基地是闲置的。这些闲置的宅基地和闲置的基础设施,如果是减量规划的话,大量的存量里面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腾出来,那又可以进行一个跨地区的配置。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更重要的不是总量上要继续增加建设用地指标,而是存量怎么提高它的利用效率,让需求多的地方有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需求少的、人口流出的地方甚至要减少建设用地的规划和供应。
城市心跳: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大,但是面临的问题却越来越多。那我们应该如何破解旧城老化难题以及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一个城市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人的到来?
陆铭:我觉得人口增长的过程会带来很多新的需求,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比如人要住房子、人要出行。但是我们现在在社会各界产生了一个非常大的误解,总是把我们现在城市里面所面临的很多问题怪罪到人太多。我觉得这个思维要扭转过来。
人口增长带来出行和居住的需求是正常的,但是你在供给方做的充分吗?比如说我们有没有建足够的房子?特别是对于广大的中低收入群体角度来讲,我们在公租房上建的是不是够充分?我觉得没有。基础设施呢?基础设施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很多城市现在在大力建地铁,但是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在10年、甚至20年之前就已经预测到今天的人口规模是2000万以上,我们现在建的地铁恐怕老早就建完了,不是一个事后补短板的过程。
还有就是,比如您刚刚讲到中心城区的有些老城要更新。那这里面就涉及到老城怎么更新。比如说有的老城是个古城,那么你的城市在更新时要保持古城的风貌,那城市的密度是不能太高的。但是中国绝大多数城市不是这样的,不是说没有绝对古建筑,是没有那么大规模。
那么城市更新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可以把楼造得稍微高一点、楼造得稍微密一点,来顺应城市的各种各样用地和建筑的需求。但有的时候可能觉得我们楼不能造得太高,我们甚至有的时候认为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高是造成拥堵的。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严重的认识误区,当城市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阶段,大量的就业和消费场景集中在中心城区的时候,如果把人口往外疏散,但上班还是要在中心城区。而且消费时,还是要到中心城区去。这样人越是往外疏散,通勤距离是越长的。疏散人口没有解决交通拥堵,反而是增加交通拥堵的。城市拥堵问题最终要通过职住平衡、居住跟消费之间的场景间的平衡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通勤的需要。
此外,我觉得不可取的是,通过供给侧的减少来控制人口和控制人口密度。比如说,有些人认为你在城市里面少造房子不就控制住了吗?听起来好像也对,如果你把人口数量作为一个唯一的指标的话,少造房子的确是可以把人限制住,因为一个房子里住的人是有限的。但是结果是,房价就上去了。
你今天的问题也问到怎么对年轻人更加友好。你想年轻人要什么?人共同的需求就是居住需求,未来生孩子、养孩子。如果真的对年轻人友好,就是要把住房成本降下来,要把教育成本降下来。这些都是供给侧的问题。
对一些大城市来讲,你又需要外地人来帮你补充劳动力,做家政服务员、做餐馆服务员,但又不能去顺应他的需求,给他提供子女的教育、住房,大家都是人,这怎么可能持续呢?
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从供给侧的角度持续增加教育、住房的供给,改善它的质量,优化空间布局;要让新增的住房和公共资源跟居住需求之间要有一定的匹配度,这样一来,对年轻人就能变得更加友好。
城市心跳:在当下这种流量的时代,各种美照、视频的推动下有不少网红景点出现。您怎么看待网红城市的崛起?您又觉得这种网红城市能火多久呢?
陆铭:我觉得网红城市崛起的背后是人们的社交方式的变化。一方面人有社交需求。另一方面,拍照和网络技术带来了一些变化。
所以,今天你看90后的旅游方式,到那个地方不是去看那个展品的,而是说我能不能拍张照,然后再借助于比如朋友圈进行广泛的传播,它就催生了很多网红效应。
但是对一个城市来讲,要去思考这可能是随着年轻人兴趣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说,前些年有人说重庆穿墙而过的轨道交通是一个网红景点,然后再到奶茶成为网红的景点,下一波是什么?你可能要琢磨年轻人的消费方式。
我最近经常在跟做城市研究的学者和一些政策制定者在讲,就是我们城市的发展,包括城市更新,还有城市的规划,一定要为90后做好准备。因为今天我们做很多的规划都规划到2035年。2035年,90后就已经是45岁左右了。2035年的时候,我们的城市是要交给90后的。
这样一来,我们在很多的城市规划、场景、建设方式,以及刚刚你提到的网红城市、打卡景点等等产生的逻辑里面,要加强研究。我还是那句话,要能够在2035年的时候交给90后一个他们所喜欢和向往的城市,这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