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好放心~上小学的前一年,一定要做这4种准备!

图、文/焦糖绿玫瑰 caramelgreen

您知道吗?在孩子幼稚园毕业后,准备当小一新鲜人的这段期间,不应该只注重ㄅㄆㄇ、ABC等知识学习上面的连结,孩子自己的身心态度生活习惯,都需要一段时间慢慢调整,才能顺利衔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怎么引导他们适应呢?又,该从什么时间点开始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女儿就要大班了,离上小学只剩一年,她从小是令人费心的高需求宝宝,所以我从现在就一点一点跟她聊,有关国小及未来求学过程的事情,当然,对孩子来说,话匣子一打开便是问个不停,几乎每天都在对「以后上小学」做沙盘推演,我也得到以下5个心得!

1、引导孩子了解「接受国民义务教育」的意义

除了充实知识,养成独立生活、自己自足的能力以外,政府把「上学」这件事情,纳入人民义务,不像幼稚园那样想去就去,目的当然是提高国民的资质水准,跟我们小时候不同,现在是「12年国民义务教育」,换句话说,一进小学校门,至少待到高中毕业才能出来,每天都得在学校待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不让孩子了解背后的意义,那他们自然会觉得浪费生命

学校里头有各种不同的科目大都是培养学生拥有自己赚钱的能力,由于孩子还小,对于金钱没有观念,不妨用玩具出去玩例子,像是「上学才能知道怎么赚钱,以后才有办法自己买玩具(或出去玩)!」

2、训练孩子多阅读、多接触艺文活动,训练他们的专注力。

上小学以后,孩子能自由活动的机会变少,取而代之的是「乖乖坐好的时间」,在被老师联络簿之前,家长不妨先带孩子体验一下,尽量用阅读、看展跟接触艺文活动等方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拉长他们保持安静的时间。

3、假日多带孩子到即将就读的小学看看。

大部分的公立国小,在假日都有开放民众入内运动,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参观,感受一下这种大校园氛围,尤其爱跑跳的孩子,对于宽广的操场,都有一股特别的向往(笑),让他们对小学校园不那么陌生

我记得自己在上小学的时候,最大的困难是「上厕所」,一来觉得脏,二来不会用蹲式厕所,所以,千万别忘了带他们到学生厕所看一看,小学毕竟不像小小的幼稚园,提醒他们要注意人身安全,也告诉他们「就算脏,也要想办法上厕所」,并教他们如何用蹲的方式如厕

如果学校是坐式马桶,也请告诉孩子消毒方法,别采蹲站姿势上坐式马桶,这样才脏!

4、用祝福心态鼓励孩子、替他们打气!

女儿DAHLIA在满5岁后,又开始对我黏哒哒,我猜想这是对未来的某种焦虑吧,毕竟大班是小学先修班,身边的人都在提醒他们「要上大班啰!」,或是说「妳这样到小学怎么办?」其实,任何事情都是顺水推舟,我们小的时候不也是迷迷糊糊就这样上来了吗?

家长的态度可以放轻松,甚至引导孩子一起放轻松,倒是有件事情,我呼吁大家一定得重视,在孩子对未来越迷惘的时候,家人一定要给予更多的言语支持跟拥抱鼓励!

拿我女儿来说吧,她本来没那么黏的,这阵子整个就想当无尾熊扒在我身上,随时「妈妈抱抱我」,一开始我没想那么多,就坐着稍微抱一下,没想到,她几乎是看见我就想抱着。

慢慢推敲下,才知道她对小学有一种未知的恐惧,此时唯一的解药,就是信心喊话跟多抱抱孩子,等到她真的上小学,想必放飞的速度将瞬间变快,到时想抱都抱不到。

我认为,越是高需求的孩子,越需要早点陪他们认识小学,所以,我的孩子是中班升大班开始,这已经是最早的时间点了,不用再往前回推,因为中班下学期前,他们还不了解,也没感受到那股隐隐的压力。

最晚何时开始引导呢?依照我童年经验,千万不要在收到国小通知单后,直接把孩子丢去上学,这样完全没有缓冲,孩子会觉得恐惧与莫名其妙!建议最晚最晚,要在升小一暑假前,就针对以上4点来替孩子做心理准备

别只想着报名正音班,给他们补什么课程了!心灵健壮的孩子,人生路才能长久又顺遂,期待我们的下一代,能因为有你我陪伴,好好克服对未知的恐惧,顺顺利利地衔接小学生活。

★ 我是不婚妈妈「焦糖绿玫瑰」,唱片线记者出身,现职网路专栏作家。从小在传统菁英教育之下成长,心思细腻敏感的我,如何边工作、边教养那精力旺盛的牡羊女儿DAHLIA呢?期待与您分享我的坚持:「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粉丝团、「焦糖绿。玫瑰caramelgreen」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