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大陆市场 法律人做好准备

(图/达志影像

2019年,中国大陆出口百强企业的前10名,有7家是台资企业,共计32家台资企业进入百强名单。这32家台资企业的出口总额达1.35兆人民币,占比大陆出口百强企业总额43.1%。2020年,台湾出口大陆货物总额占比台湾出口总额43.8%,较之2019年成长14%。台湾出口大陆的最大宗货品仍是「电子零组件」。由上述数据可知,台资企业对大陆与大陆对台湾的出口贸易与经常帐顺差,均有巨大贡献。两岸的产业链有极强的依存度,可谓合则两利,分则俱伤。

大陆联动两岸的出口贸易总量是全球最大规模制造业市场,从高科技产业到传统产业,此中蕴藏极大量的法律服务需求;但是行业内人士均知,即便是台湾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近20年来在大陆的发展亦无甚可观。台湾法律人在大陆开设律师事务所者,多属小微规模,并且离不开当地律师的紧密合作

台湾法律人唯有不断强化自己的国际与跨境执业能力,才有机会淡化自己不谙台湾以外地区法律的弱点。与此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大陆当局是否愿意放开限制,「准入」台湾律师进入大陆市场执业?就要先了解港澳律师在大陆执业的「准入」情况。

2020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在粤港澳大湾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办法》,符合条件的香港、澳门法律执业者,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取得内地执业资质的,可以律师身分开展部分民商事法律服务,包括民事诉讼和非诉讼业务

大陆当局清楚的意识到法律服务融合,乃是粤港澳大湾区成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而决定推出试点办法。在考虑到实际的政治与经济需求面笔者推测,对已具备相当法律专业知识的香港法律执业者与澳门执业律师而言,应能轻松通过专为粤港澳大湾区设置的律师执业考试。

近20年来,由于经贸环境的转变,台湾的本土法律服务业务逐渐滑入了低利竞争时代。由于产业链重组专利方面的业务量与中小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均呈严重下滑趋势。粗略估计,当前两岸中阶以上的法律服务报酬差距,已逼近新台币与人民币的币值差距。市场决定价格,就像是台湾律师的工作量与执业准入难度绝不会低于高科技产业的管理层,但是当前多数台湾年轻律师的年薪,还赶不上台湾高科技产业菜鸟工程师的年薪。

基于台湾法律人的长远发展与台资企业获得更高水平,台湾法律人应为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执业做出必要准备。就像台商一样,市场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为了更好更快的促进两岸营商环境融合,大陆当局应当放弃对等的定式思维,尽早推动承认台湾律师在大陆市场的竞争机会至少等同于香港的法律执业者与澳门的执业律师;日后进一步放宽至等同于大陆本地律师。借助于市场的驱动力,台湾的专业人士将通过最佳利益于自己的理性选择,融入中国的整体发展与建设之中。  (作者法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