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衫軍遵循防守原則 尤多卡臨場應變決策勝出

欧新社

本季季后赛的勇士从未在大通中心吞过败仗,直到总冠军赛第一战,这个本季的不败纪录才总算被打破。尽管在首场冠军赛中塞尔蒂克在第三节一度分差落后到15分之多,但他们却在第四节上演了惊天逆转秀,而这一切无疑需归功于球队此役的防守计划。

相较于东区较为缓慢的攻防步调,勇士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慢下来,同样的塞尔蒂克这边也并不打算在开局就拖入焦土战。不过两支球队却都有着共同的明确防守目标,那就是避免禁区遭到攻击。

实际上这个做法两支球队在前一轮都已经分别演示过效用,绿衫军在东区决赛平均每场比赛可以压制热火的禁区命中率仅60%,假设放大到今年所有的对战组合中,这个数字也仅落后勇士在第二轮对到灰熊时的59.6%。

相对之下,上一轮的勇士场均对手则可以在禁区获得75.5%得分效益,然而独行侠平均每场比赛却只能创下本季季后赛首见,在禁区出手不到10次的结果,则是勇士在守护内线下所获得的成效。

尤多卡(Ime Udoka)在开局后利用先发阵型的双塔采用沉退防守,这也是他们在拥有R.威廉斯(Robert Williams)为基础下时常运用的防守主轴。不过即使绿衫军尽可能避免对手能在油漆区内得分,以及透过外围的追防针对勇士不停使用的「Split Action」,使空手跑位的射手没办法轻松接球,但柯瑞(Stephen Curry)却依然利用塞尔蒂克在沉退时的对位时间差,于首节惩罚了尤多卡的策略。

柯瑞光是首节就已经轰下6记三分球,毫无疑问的导致塞尔蒂克陷入抉择困境。尽管波士顿有本钱采取全面换防(All Switch),可是鲁尼(Kevon Looney)和持球者之间的挡拆搭配,若缺乏R.威廉斯就几乎在挡拆的防守上处于劣势。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前面所提到针对禁区的守护外,这两支队伍也各自不断逼迫彼此决策或自主得分能力较差的球员,像是R.威廉斯以及鲁尼持球,来阻碍对方的进攻运转。

不过塞尔蒂克教练团开局后并不止丢了禁区攻击的题目给柯尔(Steve Kerr),他们也同时让今年防守有所进步,且有优异身材条件和机动性的泰托姆(Jayson Tatum)去防守格林(Draymond Green)避免后者持球。

尤多卡的这个防守策略,所造成效应最直观就是让对手缺乏能在半场策应的组织点。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表示尤多卡牺牲掉本来可能会在身材优势上造成其他进攻者如柯瑞或汤普森(Klay Thompson)麻烦的泰托姆,取而代之让他只负责相对进攻威胁没这么大的格林,只为了阻断勇士的半场发动点跟设立掩护的可能性。

只是勇士却也在上半场呈现自己并不像其他东区球队,仅有少数单一进攻启动点的情况,反而可以透过不断的跑动来创造更多得分机会。此外,勇士也可以不断利用强边的吸引力去制造弱边空档,让另一侧有足够的空间在外围出手或者空切得分。

然而,尤多卡在这场比赛却再次证明了自己临场应变的能力。

尽管首节遭到柯瑞的外围猛攻,但第二节便改由怀特(Derrick White)和布朗(Jaylen Brown)去负责盯防柯瑞,并踩住弧顶到禁区的中线,持续咬住对手能够切入得分的机会,即收获良好的回报。同时也在进攻端针对柯尔的区域布阵,开始利用站位上的时间差在三分线外得到空档的出手机会,以避免本来的分差持续扩大。

当然柯尔这边也不是省油的灯,有鉴于第三节尤多卡尝试将本来负责格林的泰托姆换防成维金斯(Andrew Wiggins),所以便增加了格林的策应机会。

特别是在第三节中段开始,勇士的每一波进攻几乎都改成格林主导,让整体球权获得不同型态的流动,虽从本来的多点分配改成单一决策点,但却有效让柯瑞跟格林取得配合效应的反馈。

于此同时,勇士也在下半场开始全力封阻塞尔蒂克的内线垂直起跳空间。整个第三节下来仅有R.威廉斯在禁区得到2分,全面压制住本来即将反扑的火力,且还创造波士顿5次的失误。

少数勇士较没办法有效克制的,只有对手透过切传让底角的霍福特(Al Horford)接球后出手的分数进帐,但却是勇士方值得且愿意接受的赌注。

对比塞尔蒂克能够进行全面换防,勇士教练团则决定将区域联防当成此役的防守基调,但这也意味着球队必须承担外围失守的风险。

根据今年季后赛绿衫军的进攻惯性而言,利用切入或者外围转移制造的C&S,就是再适合不过的区域联防对应方法。且由于勇士原本的基础体能天赋没办法完全采用塞尔蒂克类似防守型态,来同时避免禁区和外围的失分,所以纵使对手在第四节连续从外围开火,柯尔也没办法做出对等的回应,特别是在这段期间球队也需要鲁尼支撑禁区进攻,更难以采用完全的小球阵型来应对。

相形之下,尽管塞尔蒂克有R.威廉斯在场上,但基于他本身可以从外围协防到禁区的特性,所以自然可以让他们在攻防之间比较不需要做出选择,这点尤其在第四节中段的6个回合可以看得出来。

在波士顿连续于霍福特的引领下将比分拉进后,双方便开始各自试图运用当下最适合的进攻模式,来强逼对手变更防守策略。

勇士因为鲁尼在场上的缘故,所以他们连续3个回合,都决定用挡拆来将R.威廉斯拉到外围后朝禁区攻击。尤多卡则采用完全不同的进攻方向,由于泰托姆本场比赛进攻状态不佳的缘故,绿衫军便选择减低他的触球时间,因而让整体球权流动率获得了提升。

在怀特跟霍福特接连于外围命中下,逼迫柯尔在这个6回合的对弈最后先行缴械,将本来负责守护禁区的鲁尼换成了波尔(Jordan Poole),才一泻千里的导致后来双方比分越拉越大。

纵使双方最后分差达到了双位数,但其实两边的差距却远比这个表面结果来得小。从开局两边之间的攻防试探,直到最后各自坚持的决定,才是胜负的关键分水岭。

尤多卡这次的防守计划,以及针对比赛过程的细节显然略胜一筹,但这不过只是系列赛的开头,相信经过首战柯尔也能在接下来拿出反制的招式,让本系列赛能有精彩的对决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