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中检院检测结果:针对Omicron混打疫苗比三针不活化抗体高10倍

大陆中检院检测结果:针对Omicron混打疫苗比三针不活化抗体高10倍。(澎湃新闻)

大陆环球网14日报导,面对Omicron可能带来的免疫逃逸挑战,钟南山、高福等专家近期均提出,采用不同疫苗的序贯接种(混打)会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检院)14日的检测结果显示,接种2剂不活化疫苗后序贯加强1剂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吸入剂型),针对Omicron变异株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滴度较原型株仅略有下降,较三针不活化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高10倍。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疫苗序贯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种接种策略可能会在Omicron变异株的影响下加速推进。

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13日发布消息出现中国大陆首次发现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14日,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发现该市首例境外输入Omicron阳性病例。

从今年11月被发现并命名,Omicron在不到2个月间已在全球迅速传播。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近日在回答Omicron是否会导致疫苗保护效果降低问题时表示,具体什么程度,现在难以判断。不过,高福强调,「从免疫学基本理论来讲,疫苗接种要『少量多次,异源接种』。『少量多次』符合免疫学的基本原理,这也是为什么要打加强针的原因。而『异源接种』,从理论上来讲,以A疫苗作为初级免疫,再接种B疫苗加强,比『AA』『BB』的接种方案效果要好。」

钟南山上周末在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上也曾展示重组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后抗体水准变化资料,介绍接种重组疫苗加强剂的人群显著高于接种不活化疫苗的人群;而在另一组试验中,接种两种不活化疫苗3-6个月后用康希诺生物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抗体会升高约200倍。钟南山认为,接种异种类型疫苗效果可能更佳。

《环球时报》报导,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检院)的检测结果显示,接种2剂不活化疫苗后序贯加强1剂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吸入剂型),针对Omicron变异株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滴度较原型株仅略有下降,较三针不活化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高10倍。康希诺生物方面同日也透露,针对Omicron变异株,该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仍可以提供良好保护。

上个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团队曾发表论文称,在两剂不活化疫苗作为「启动」注射后,第三种异源接种重组蛋白疫苗对健康成年人来说是安全且具有高度免疫原性,显著召回并增加了对新冠病毒及其变种的免疫反应。该研究结果的发现为建立未来针对COVID-19 的全球异源接种促进策略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高福近日在回应国内是否已有序贯接种计划时表示,已经在探讨,如果有疫苗的情况下,也不拒绝或者不反对大家去打不同的疫苗。高福称,其团队实验室的小鼠动物模型也发现,异源接种或者说序贯免疫比同源接种收益要提高几倍。但这样的科学成果需要实践和时间去验证,科学发现到生活中实际使用还有一定距离。

大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此前提到,通过同技术路线和不同技术路线疫苗的加强接种,相信对新冠病毒不管是目前存在的各类变异病毒,在预防感染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都有更好的效果。因此下一步将推出最优的加强免疫的组合,来为我们的加强免疫提供帮助。

大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资料显示,截至13日,大陆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2119亿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