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减碳 转向民间

(图/路透)

为了达到永续地球的愿景,联合国与各国政府推动各种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政策。最近受到高度关注的国内外相关政策包括:为了加强减少碳排放,以及落实气候中和的目标,欧盟将从2023年10月开始试行申报「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对于来自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的国家以及地区的进口商品,加征「碳税」。在此同时,我国环保署也宣布2024年要开征「碳费」,首波课征的对象包括直接排碳大户。

不论名称是叫碳税或碳费,不管具体开征对象或是方法有何不同,都是透过政府课征费用,让用碳的成本增加,一来以价制量,二来用这笔课征的费用投入有助于减碳的基础建设。

理论虽然如此,实务可能未必。首先,就算用碳的成本上升,但能低于替代选项的成本,那么用碳仍然不会有效减少;除非碳税或碳费高于目前预估的10%、甚至20%。但是一下子拉得太高,又怕会冲击经济,恐怕各国政府都不敢轻易尝试。

其次,政府课征的碳税或是碳费,真的会完全投入减碳基础建设吗?有多少比例会用在不相干的用途?就算投入减碳建设,效率又如何?从现行政府预算受到民意机构监督的有效性来看,以及先前监察院发现有地方政府对于烟品健康捐没有专款专用的情况来看,未来必须更加透明公开,这个部分才能取信于民。

第三,现在减碳与各项ESG推动,主要都是政府带头,希望接轨国际标准。政府带头当然是好事,不过如果企业与民间没有真的打从心里配合,就算最后的成效不会沦为形式主义或是金钱游戏,也会打很大的折扣。

目前企业配合ESG,一方面是本于永续台湾的社会良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金管会等主管机关的前瞻要求。正因如此,积极投入各项ESG评鉴的主要是大企业,尤其是上市上柜公司或是与国外大公司有积极往来的企业;相较之下,先前许多调查都显示,中小企业对于ESG往往停留在有兴趣但还是不够了解,或者是虽然了解,但是因为成本考量而难以落实的阶段。

至于民间,垃圾分类有助于减碳,依照我国现行的环保法规,也强制要求进行垃圾与厨余分类及资源回收。但实际上,有多少人真的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观察周遭垃圾桶中常有宝特瓶与免洗碗的情况,可见一斑。

联合国与各国政府带头强化减碳等ESG指标,这是好事;但是真想要落实永续地球的愿景,未来应该要转向民间,启发公民的认知与积极性。(作者为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广播电视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