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双保险":选举人团制度引争议,总统宝座或存变数

美国大选虽然在11月5日正式举行,但总统宝座的最终归属却并非立即尘埃落定。事实上,美国独特的选举人团制度为总统选举增添了一层"双保险",也为这场全球瞩目的政治大戏增添了几分戏剧性和不确定性。这一制度的存在不仅影响着选举结果,更引发了关于民主公平与联邦制平衡的深层次讨论。

美国大选的结果不仅取决于选民的直接投票,还需要经过12月17日各州选举人的投票。这538名选举人肩负着代表各州民意的重任,他们的投票通常被视为例行公事。然而,历史上却不乏选举人"良心投票"的案例。1836年,弗吉尼亚州的选举人因副总统候选人Richard Johnson与奴隶的关系而拒绝投票,导致副总统最终由参议院临时选举产生。2016年,华盛顿州更有三名选举人将选票投给了前国务卿鲍威尔,而非该州获胜的希拉里·克林顿。

这种"不忠"行为虽然罕见,但却引发了对选举人团制度的质疑。支持者认为,这一制度是美国联邦制的体现,确保了小州的利益不被忽视。反对者则认为,它可能导致普选结果与最终结果的背离,削弱了"一人一票"的民主原则。2016年的美国大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希拉里虽然赢得了更高的全国支持率,却在选举人团票数上输给了特朗普。

为应对选举人可能的"叛变",目前已有3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要求选举人必须按照承诺投票,其中15个州还制定了相关法律。2020年7月,美国最高法院更是裁定各州可以对违反承诺的选举人进行处罚。这一系列措施旨在确保选举人团制度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选民意愿。

然而,选举人团制度的存废争议仍在持续。许多政治人士,尤其是民主党人,认为这一制度已经过时,应当进行改革或废除。他们主张采用全国普选制,直接反映全体美国选民的意愿。有趣的是,就连现任总统特朗普也曾在2016年当选前称选举人团制度是"灾难",但在当选后却改口支持这一制度。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AI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