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批评核二厂停转 「台湾必缺电与更多碳排」

美国学界、政界与媒体,多次表态不同意民进党的反核路线,但民进党却坚持在此事不听美国方面的告诫。图为核二厂。(图/台电)

核二厂在3月14日正式停止运转,虽然经济部口口声声说不会缺电,但是完全无法安定人心。美国网路媒体《哈芬登邮报》(Huffpost)表示,在台湾关闭了核二厂之后,「今年夏天可能会发生严重大停电」,使台湾更容易受到中国大陆封锁,而且台湾这个世界前25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者,可能还会进一步提升提名。

报导称,自居中间偏左的蔡英文政府,在2019年关闭了核一厂,到2021年,国盛电厂(核二厂)的1号机也停止运转;这周二,2号机也停止了;只剩下台湾南端的马鞍山核电厂(核三厂),但是未来两年内也将逐步关闭,以实现民进党的「2025 非核家园」。

在过去的 10 年里,台湾已经建设了 1 吉瓦(1,000百万瓦)的风力发电,和10吉瓦(10,000百万瓦)的太阳能,尽管这个数字是个巨大的进步,但仍远未达到政府的雄心。并且,真正的后果是,这个近2400 万人口的国家,近90%的人口,依赖化石燃料的电力供应。

加州环境学研究机构-「突破研究所」(Breakthrough Institute)的能源与气候学研究员西福尔‧王( Seaver Wang)说:「核二厂退役后,相当于台湾减少了三分之一的洁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力,从碳排放的角度来看,是非常不利的。」

「一方面,台湾在其他清洁能源领域(风力、太阳能)取得的成果被削弱,另一方面也使台湾的能源情况,在短期间内更加不稳定。」

王研究员表示,如果让核二厂与核三厂再多运转10年,并且让其他相似功率的的燃煤电厂给退役,这样的减碳效果,相当于东非国家肯亚全年化石燃料排放量。

该篇报导认为,台湾核电厂之所以被民进党给污名化,可能还有政治原因,因为4座核电厂都是国民党兴建的。既然国民党是军事独裁者,那么核电厂就是黑暗的象征,兴建的过程中,残酷地迫使当地居民流离失所。对反国民党的人来说,核电厂是那些黑暗日子的象征。

另一方面,台湾对日本有很微妙的共情作用,日本曾被核弹轰炸,日本福岛事故也在台湾产生极强烈的反核意识。

民进党成立于1986年,刚好是苏联车诺比核灾的五个月后,这个党从出现就坚持反对核电。在民进党2017年上任后不久,就通过了非核家园法案,逐步淘汰台湾的反应炉。尽管核二厂运转许可时间还剩几年,但蔡政府执意加快关闭速度,在2017年核二厂2号机完成维护后执意停机,以加快废核速度,但是2017年8月15日的在全岛大停电,又使蔡政府重新运转了核二2号机,直到本周运转许可到期。

经济部表示,新的大潭燃气发电厂,和一个较小的通霄燃煤电厂,可以抵消核二核电站的供电损失。该部表示,如果电力需求超过电网供应,比如在炎热的尖峰时期,还可以从水电发电中产生额外的电力。

但是,国立清华大学的叶宗洸教授表示,经济部并未说实话,经济部并未说实话,核2厂两部停转机组的发电功率,高于近两年新增煤电厂和天然气电厂的总发电量,如何取代?

至于水力发电,虽然在去年有足够的大雨,使台湾水力电厂发电量增加到58亿千瓦时。但是这是不稳定的,前年,水力发电只生产了35亿千瓦时,这才是台湾水力过去10年的平均发电量。

做为对比,仅核二2号机,一年发电量就达80亿千瓦时。叶教授说:「今年夏天,我们开始面临随时停电的严重风险。」

叶宗洸表示,政府原本可以颁发紧急运转许可证给核二厂,这不奇怪,去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欧洲各国都发生天然气短缺问题时,好几个国家都延后了核电厂的退役时程,包括最决心反核的德国。

但经济部长王美花表示,除非新北市市长侯友宜同意为核二厂建立乏燃料输储设施,否则不可能延长许可。将责任推给地方市长,显然是政治计算。侯是在野党的国民党党员,被视为明年总统大选的潜在候选人。

任期晚期的蔡英文,可能急着实现民进党长期以来非核家园承诺,以巩固她的政治遗产。但是这种完全以政治算计来决定核能政策,叶宗洸完全不能同意。

叶教授说:「她总是承诺今年夏天不会发生大停电;她总是说我们正在推进一个非核家园;她的任期将在一年后结束,绝不会在这时候承认自己的能源政策出错。」

核二厂的关闭,除了造成供电不稳、增加碳排放以外,还造成国家安全的危机。中国大陆PRC声称台湾是一个未回归的分裂省份,但北京的CCP政府,的确从未统治过这个2400 万人口的岛屿;这里在 1949 年中国内战失败,国民党政府逃迁到这里。在此之前这个岛屿曾是日本殖民地50年。

经过国民党几十年的威权统治,也是在这段时间建成了3座核电厂。之后台湾进入民主化改革,并于1996 年举行了第一次自由选举。从那时起,台湾虽然只有十几个国家的邦交,但是世界上的知名度相当高,电子产是世界顶级,并是个友善而开放的民主社会,政治透明度与廉洁排名很高,与冰岛和爱沙尼亚相似,高于美国。

政治改革后的在野国民党,主张与北京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或许在此时并不讨好,但是民进党的能源政策,却使中共更容易向台湾施以军事压力。去年夏天,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斐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北后,对岸的共军立即在台湾附近发动军事演习,以试射飞弹的名义,迫使将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离开台湾,或者较远的地方卸货。而天然气消耗量大,需要不断的进口。

相比之下,核燃料的使用时间很长,可以在不外购新燃料的情况,提供无碳电力很多年。

环顾台湾周边,台湾的几个邻国都在拥抱核电。韩国总统尹锡悦下定目标,要恢复韩国的核工业,扭转前任的反核政策;日本走出了福岛核子事故后的长期停核决定,他们正在解封现有的反应炉,并计划建造更多新式反应炉。至于左岸的中国大陆沿海,有着一系列的核电厂;全球新建的55座反应炉里,一半在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