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遇上1990年以来最大通膨巨兽 股市为何还在创新高?
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持续攀升。(图/shutterstock)
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持续攀升,10月年增率冲高至6.2%,通膨创下30年来新高!这也是连续第5个月超过5%。
破纪录的增幅引发市场担忧、物价大涨开始让消费者吃不消,进一步削弱美国联准会(Fed)主席鲍尔(Jerome Powell)先前主张的「暂时型」通膨立场。
数据公布后,总统拜登(Joe Biden)坦承通膨风险,并将设法平抑物价,「从一加仑汽油到一条面包,一切都在涨价,这令人担忧,就算薪水增加也一样;扭转这一趋势是我当前的首要任务。」拜登也说,自己力推的一兆美元基础建设法案,将有助于改善运输设施,化解供应链瓶颈问题。
美国为何遇上1990年以来最大通膨巨兽?更让人搞不懂的是,股市,为何还在创新高?
新冠病毒、需求强劲、供应链瓶颈、劳动力短缺...互相推高通膨
《富比世》(Forbes)杂志引述联准会,解释通膨原因。首先,基数效应(Base Effect,指上一时期因某些因素导致经济数据偏低)可能是价格飙涨的最直观原因。去年(2020),为了遏制新冠病毒传播,各州政府祭出封锁政策,导致物价大幅下跌。随着疫苗广泛施打,生活、支出开始恢复,与去年同期的比较必显异常。
例如:去年疫情爆发,旅游需求大减,4月的机票价格比前年(2019)少了24%,今年(2021)6月的价格反弹25%后已回落,现在比去年10月便宜10%。不过,基数效应理应逐渐消失、收歛,但通膨率还在飙升,这让专家担心,此刻通膨压力已超出基数效应可解释的范围。
第二,供应链瓶颈不断推高通膨。以汽车为例,去年因疫情没有买车的民众,在解封后疯狂购车,但晶片荒、零件供应中断雪上加霜,且租车公司是二手车主要来源,但在疫情时减少存货,新车、二手车都供不应求。
市调机构J.D. Power表示,美国新车价格在9月达到新高4.28万美元(约新台币119.3万),平均价格比去年涨了19%。《今日美国》(USA Today)指出,汽车价格上涨,是造成通膨的一大原因。
第三,劳动力短缺,导致工资上涨、成本增加。疫情间,许多美国人被迫失业,同时因政府的大撒币纾困补助,掀起「大离职潮」。但拜登祭出刺激措施后,经济快速复苏,员工招聘速度慢,恶化了供不应求的市场,今年的劳动力参与率比大流行前低了1.7个百分点。
《今日美国》报导,工厂、仓库、港口工人短缺尤其严重。全球塞港问题难解,现在从中国租用一个货柜,成本已暴增10倍至2万美元。《纽约时报》指出,业者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美国官员担心,这会引发薪资与物价盘旋上升(wage-price spiral,指物价上涨导致薪资增加,薪资上升再推升物价,如此反复进行)。
强劲的需求、劳动力短缺、供应链瓶颈、新冠病毒等因素交错影响,推高商品、服务的成本。不过,美国前劳工部长赖希(Robert Reich)在《卫报》刊登文章,指出高通膨更深层的结构性原因:美国市场缺乏竞争,企业巨头以通膨为借口拉擡价格,赚取更多利润。
今年4月,消费日用品大厂宝洁(Procter & Gamble)对尿布、卫生纸等必需消费品涨价,理由是原料成本、运输费用上升,另一家护理用品巨头——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也紧接宣布涨价。截至9月的季度中,宝洁大捞了一笔,净利率高达24.7%。
联准会更激进时,投资人可能才会怕
不过,通膨率即便创新高,投资人却似乎不以为然。通膨数据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数短暂下跌,但仍在历史高点附近徘回。财经网站《MarketWatch》指出,除非联准会开始暗示要加速缩减购债或提早升息,否则股市将继续受到支撑。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市场经济学家艾伦(Oliver Allen)表示:「美股未受到今年通膨飙高太大的影响,可能是美国抗通膨债券(TIPS)殖利率没有同时上升,企业利润也不见疲软。」虽然美国10年期抗通膨债券殖利率在公布数据后的周三(11月10日)攀升,但过去6个月的整体走势是往下。
金融分析机构Sevens Report Research创办人艾萨依(Tom Essaye)则认为,周三代表债券殖利率从两星期的大幅下跌中反弹,这并非是基本面所致,因此不太可能会持续下去。此外,在此期间,科技股反弹引领市场走高,最新公布的第3季财报表现优异,考量到科技股权重较高,预期相对乐观。
投资网站Investopedia另指出,联准会政策变得越来越透明,不断释出缩减QE(货币宽松政策)讯号,市场投资人因此反应平淡、不觉恐慌。
不过,通膨数字活生生摆在眼前,确实让更多人呼吁联准会提早升息。《纽约时报》报导,家庭应该已花掉大部分在疫情间坐拥的大量储蓄,美国政府也已结束失业援助计划,若需求放缓,供应链问题有望缓解。但,假日购物季节到来,通膨压力恐怕短时间内仍无法散去。
商业周刊17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