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局外人…能源轉型 公民力量站出來

永续能源之路高峰论坛,中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林建甫(右二起)与台大风险社会与政策研究中心总计划主持人周桂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事业委员会(IPCC)前副主席莫汉.芒纳星河、清华大学原子科学院院长李敏、阳光伏特家创办人陈惠萍对谈,会后与联合报系董事长王文杉(右一)合影。记者余承翰/摄影

台湾正值能源转型关键时刻,不过,本报今年六月所做民调显示,国人对于台湾整体能源资讯的掌握度,在去年底三项能源公投后仍偏低。阳光伏特家创办人陈惠萍表示,在能源转型过程,没有人是局外人,公民力量积沙可以成塔。

联合报系愿景工程举办永续能源之路高峰论坛昨邀请学界、业界共同讨论。陈惠萍说,再生能源的发展与过去集中式发电大型电网的供电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想像,这不只是商业模式创新,还要搭配技术社会创新,是整个社会、技术网络的共同转型过程。

她说,阳光伏特家现已带着上万民众,达成百万瓦特公民电厂目标并持续发展,认为公民力量可以成为推动台湾能源转型的力量。

台大风险社会与政策研究中心总计划主持人周桂田表示,垄断式的发电已不符合国际潮流,尤其全球都在发展低碳经济,预期全球二○二四年燃煤发电与再生能源发电的比率会是一个交叉点,台湾则会延宕至二○二八年。他说,愈来愈多企业要求使用绿色能源,台湾不能再停留在褐色经济。

清华大学原子科学院院长李敏则说,台湾很小、资源稀少,要思考成本、电价以及缺电问题,也因此他认为台湾不能排除某项能源。

李敏表示,如果节约是要不浪费,为什么要把投资三千亿元的核四厂放着不用。他说,核四安全无虞,建造时投入的材料跟物资,也是珍贵资源,为什么要放着不用呢?

周桂田说,今年包括台湾永续能源基金会、联合报、台大风险中心的调查发现,六成民众根本不知道发电来源是什么,却又担心缺电, 不管各界的立场为何,都需要有更多的空间讨论能源政策议题,让大家理解才能有效推动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