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绞」帐册 通梁林家古厝浮现澎湖屏东移民缩影

林信介自家中翻出一张碾米厂的帐册,意外发现祖父林谨当年从澎湖召集乡亲到屏东,合资开设「丰盛制米所」的历史。(林信介提供)

通梁位在现今跨海大桥旁,早年居民在退潮时,可以直接到海边捡贝壳抓螃蟹,现在因盖了渔港没办法下去「巡海」。(林信介提供)

林家古厝开澎始祖为林四,于崇祯16年(1643年)从福建漳浦乌石乡来到澎湖,古榕树据传为林四三房七世裔孙林瑶琴手栽,林家巅峰期为林四后代林镇所创。(张茂雄摄)

澎湖县政府将「林氏古厝」登录为澎湖县历史建筑,为目前澎湖地区少见拥有早期民宅特征的一落四榉头宅。(张茂雄摄)

家住台北的澎湖囝仔林信介,自家中翻出一张碾米厂的帐册,意外发现祖父林谨当年从澎湖召集乡亲到屏东,合资开设「丰盛制米所」的历史,碾米厂台语发音为「米绞」,这份帐册记载昭和七年(民国21年)制米所稻米钱银进出欠赊情况,𥚃面很多看不懂的符号,是当时民间流行记帐使用的「苏州码子」,现在已经被阿拉伯数字取代。

林信介的祖父林谨最早在唐荣铁工厂做会计,专门负责记帐管钱的工作,因为在大公司上班,许多人都十分信任祖父,因为故乡澎湖的亲戚好友才会合伙出资盖碾米厂,也可看出那时有许多澎湖人,已经联袂移居高雄、屏东一带,团结亲族势力一起开垦生活。

林信介的父亲是一名教员,现已高龄90岁,他记得小时候爸爸会利用假日,带全家回澎湖探亲,他们从高雄港花6个多小时坐上「台澎轮」,摇晃的大船航行抵达马公港,先拜访住在中央街的伯公家,再到天后宫、观音亭等景点游玩,最后回到通梁保安宫大榕树旁的林家古厝。老家就在现今跨海大桥旁,那时可以直接到海边捡贝壳抓螃蟹,现在因盖了渔港没办法下去「巡海」。

根据澎湖知识平台调查通梁林家古厝开澎始祖为林四,于崇祯16年(1643年)从福建漳浦乌石乡来到澎湖,古榕树据传为林四三房七世裔孙林瑶琴手栽,林家巅峰期为林四后代林镇所创,在康熙末年到雍正、乾隆年间,曾于浙江宁波开设大有行号,林镇看中澎湖为对外交通必要中继站和航海技术,遂因而致富。

民国96年11月21日澎湖县政府将「林氏古厝」登录为澎湖县历史建筑,为目前澎湖地区少见拥有早期民宅特征的一落四榉头宅,由于林家以前有透西船和中国往来,因此该古宅建筑材料则使用大量来自于唐山的红砖、泉州的白石绿釉花窗等特殊结构,另外也使用在地的咾咕石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