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與《聖殤像》:雕刻生與死的青春聖光

图为《圣殇像》2022年特别展览用的复制品。 图/路透社

文/戴郁文、王健安

若达文西是神秘深邃的大海,拉斐尔是静谧甜美的平原,那米开朗基罗便是高耸雄伟的高山。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 出生自没落的贵族家庭,艺术是他维生的技能。他一生接过无数委托案,类型包括雕刻、绘画和建筑等等,但他最醉心于雕刻,在日常信件中,经常在签名时为自己加上「雕刻家」的头衔。他的职业生涯初期,更是以雕像作品打开知名度。

1499 年,年仅 24 岁的米开朗基罗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在罗马完成震惊当代的《圣殇像》(Pietà, 1498-1499)。「Pietà」字面意思为怜悯,中文常将作品名称译为《圣殇像》或《圣母怜子像》,是常见的宗教艺术题材,描绘圣母玛利亚抱着刚从十字架被卸下来的耶稣。米开朗基罗的这件作品,因对人体解剖和衣物褶皱等细节的真实再现而备受赞誉,也以情感渲染和玛利亚的特殊样貌闻名。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因此声名大噪,也才有了创作《大卫像》(1504) 和《摩西像》(1513-1515) 的后话。

米开朗基罗《圣殇像》(Pietà),1498-1499,现藏于Saint Peter's Basilica, Vatican City。 图/维基共享

▌观看的难题

《圣殇像》最初是为法国驻罗马大使彼列贺 (Jean Bilhères de Lagraulas, c. 1435-1499) 枢机主教的陵墓所作,安置在旧圣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Sancti Petri, 326-360) 的一个礼拜堂内。由于时间不长,见证者相对较少,但应该可以确定当时是放在地面,让人以水平视线观赏和亲近。这种视角下,圣母低着头,不会直接与观众照面,反而更容易看到基督的面孔。而且,按照旧时期的摆放方式,自然光会从雕像上方落下,圣母微微朝下的脸庞处于逆光状态,被阴影垄罩。耶稣的脸则是迎着光,整个身体也完全被光照射,与现今呈现方式截然不同。

随着新圣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Sancti Petri, 1506-1626) 的建立,《圣殇像》在新教堂内更换过几次位置,现在位于大门内侧右方一座相当高的基台上,周围还有许多巴洛克装饰。在梵蒂冈的官网上,可以看到摆放空间的实景画面。现场观众只能隔着防弹玻璃和护栏远远仰望,整座雕像因此显得很小,几乎难以看清耶稣的脸。这确实是观看雕像的难题,由于角度比平面作品更加多元,如果不能靠近自由观察,许多创作巧思可能难以体会。

随着新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立,《圣殇像》在新教堂内更换过几次位置,现在位于大门内侧右方一座相当高的基台上,周围还有许多巴洛克装饰。 图/Through Eternity Tours

▌阅读《圣殇像》

《圣殇像》雕刻自一块白色克拉拉大理石,大约高 174 公分、宽 195 公分,由圣母玛利亚和耶稣基督两个人物组成。玛利亚穿着头幔、长袍和斗篷坐在岩石上,低头看向躺在她双腿上已死亡的耶稣。她就像环抱婴儿,将耶稣的头部放在自己的右手臂弯,并从耶稣腋下,隔着布料紧紧搂着他的身体。另一侧的左手略为向后和向外张开,像在呵护儿子,也像是把儿子奉献出去。

赤裸的耶稣,上半身被玛利亚垫高的右腿倾斜架高,躺在层层的衣服布料里,臀部则落于玛利亚张开的双腿空隙。耶稣的头、四肢与躯干,都表现向下垂坠的姿态。他的双膝垂直向下弯曲,小腿紧靠在玛利亚身侧;右脚踩在地面,左脚跨在树干上。这样的设计,使得整条左腿向上擡高,让观众得以看到耶稣更大面积的身体,也增加身体的曲线与动态效果。

上图为耶稣右脚踩在地面,左脚跨在树干上。下图为耶稣的手与臀部 图/Through Eternity Tours、《米开朗基罗:无尽之诗》

玛利亚是整件作品的主要轮廓,她像一座摇篮,也像一座展示台,拥抱着并展示着耶稣。她的外貌相当年轻,完全不像是拥有三十几岁孩子的母亲,反倒像一位十几二十岁的少女。她的面容精致优雅,神情平和淡漠,加上具有稳定和守护氛围的身体姿势,使她充满慈爱、怜惜、坚定与勇敢的讯号。观众时常在第一时间将目光停留在玛利亚的脸庞,然而她的视线与双手引导观众,也提醒观众,眼前的耶稣才是应该被关注和沉思的对象,展现了这件作品人性与神性的双重面向。

耶稣的脸孔朝向天空,稍微向右肩旋转。他闭着眼睛,面容安详。全身上下的伤口,只有右侧肋骨上的一道伤痕,以及右手掌心被钉子钉过的痕迹。整座雕像看不到太多血腥暴力或情绪高涨的元素,连荆棘冠都没被刻划出来,却仍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整座雕像看不到太多血腥暴力或情绪高涨的元素,连荆棘冠都没被刻划出来,却仍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图/Through Eternity Tours、Robert Hupka

《圣殇像》的动人之处,不只在于主题与画面设计,还有各种细节,包括耶稣手臂上的血管、被支撑到变形的肩膀肌肉,以及玛利亚胸前布料被衣带挤出的皱褶、精细的指甲与掌纹等等。虽然雕刻无法像画作一样描绘物质的表面纹理,但米开朗基罗透过表现地球重力对物质的影响,为这块颜色与质感单一的大理石,赋予不同生命力。有的部分成为蓬松柔软的布料、有的部分成为玛利亚有力量的人体、有的部分成为耶稣瘫软无生机的尸骨,表现不同物质的生动样貌。

还可注意的是,玛利亚胸前自左肩斜垂而下的衣带,刻着一行字「佛罗伦斯人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所作」。看似张扬展示创作者大名,实际上,衣带两侧的布料皱褶提供了相当完美的修饰,让这一行字不会显得突兀。

无论近距离平视,还是将它放在高台上远远仰望,《圣殇像》都呈现金字塔造型。在这个神圣庄严的金字塔轮廓里,玛利亚与耶稣无论在姿势或衣着上,既对比,也相互映衬、互为主题。耶稣的表现方式,是各种向下的重心,或被挤压、被支撑,他僵硬却垂坠,玛利亚则是充满抵抗地心引力的力量,她坐起身体、扶起耶稣,她柔软却有力。

在这个稳定的金字塔构图中,充满动态的 S 型结构设计。例如从正面看,玛利亚从头到肩,再到腰部与下盘,是一个垂直的 S 型轴线;耶稣的身体则是另一个横向的 S 型,不管从正面或是上面看都是。这是比平面画作更加复杂的三维设计。米开朗基罗还用了许多不对称细节,打造动态感和令人深思的二元意涵。例如玛利亚一高一低的膝盖、一前一后的肩膀、有斗篷和没斗篷覆盖的手臂、拥抱耶稣和献出耶稣的手势。不只在稳定中创造动态效果,也表现兼具世俗与神圣力量的圣经故事。

玛利亚胸前自左肩斜垂而下的衣带,刻着一行字「佛罗伦斯人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所作」。 图/Through Eternity Tours

在这个稳定的金字塔构图中,充满动态的 S 型结构设计,不只在稳定中创造动态效果,也表现兼具世俗与神圣力量的圣经故事。 图/Robert Hupka

▌横空出世的青春光芒

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在《圣殇像》之前,已有许多雕刻习作,例如《阶梯圣母》(Madonna of Stairs, 1491) 和《半人马之战》(Battle of the Centaurs, 1492,这两件浮雕无论是人体比例或群像的集结方式,都稍显怪异。而最有名的完成品是《酒神巴库斯》(Bacchus, 1496-1497),由两个人体立像组成,比起两年后完成的《圣殇像》,结构仍相对单纯。年轻的米开朗基罗在短短几年内,雕刻水准有了剧烈变化,以超高的工作效率,为《圣殇像》设计出稳定又流动多变的人体结构、哀伤又沉静的超时空画面,既空前又完美,神乎其技地将石头化作血肉,震惊世人。

也许天才之作横空出世,总是令人难以相信可以是出自年轻人之手。瓦萨里在《艺苑名人传》特别记载了一则传闻:某日米开朗基罗经过《圣殇像》时,听到一群朝圣者对创作者身分议论纷纷,最后竟将功劳归予另一位米兰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对投入热情与心血的自己被漠视感到愤愤不平,便在夜里带着凿子和小灯,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玛利亚胸前。虽然故事真假难辨,但《圣殇像》确实是米开朗基罗唯一属名的作品,他也因这件作品一炮而红。

《圣殇像》的另一道青春光芒,来自圣母玛利亚的脸庞。根据圣经描述,玛利亚是在十几或二十多岁生下耶稣,大约三十三年后亲眼见到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此时的她,应是四、五十岁妇女。然而,《圣殇像》的玛利亚仿佛停留在诞育耶稣的青春年纪,而且面部表情仿佛已超越尘世痛苦,相当宁静。这是米开朗基罗的有意为之,所引起的讨论也未曾停歇。

米开朗基罗学生康迪维 (Ascanio Condivi, 1525-1574) 所写的著名传记《米开朗基罗传》(1553) 提到,当代一些评论家抱怨这件玛利亚雕像太过年轻,与过往相同题材图像传统中的成熟母亲形象相比,是一种偏离。米开朗基罗亲口告诉康迪维,年轻外貌是为了凸显玛利亚永恒的纯洁和神圣,而展现实际年龄的耶稣,则是强调了他的人性。

这与天主教教义「圣母始胎无染原罪」(Immaculata Conceptio) 观念相呼应,认为玛利亚从出生就免于原罪污染,一生保持纯洁,而且是被耶稣救赎的第一人。她的这种纯洁被视为超自然的,因此在艺术表现上,年轻和无瑕外貌象征着不受时间侵蚀和罪恶影响的神圣本质。

年轻的玛利亚很容易在观众脑海中唤醒过往看过的种种「圣母与圣婴」形象,并与《圣殇像》叠合。这些玛利亚经常低垂着头、目光向下注视耶稣,双手抱着他,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他,像要奉献出去一样。这种超时空的叠合,延伸出「死亡」即「重生」的双重概念。特别是玛利亚双腿微开的姿态,似乎暗示着另一次的分娩。事实上,许多当时代的讲道内容,描述玛利亚在悲伤拥抱耶稣尸体的当下,回忆起年轻时在伯利恒生下他并怀抱他的情景。

左:米开朗基罗《阶梯圣母》(Madonna of Stairs) ,1491 年。右:米开朗基罗《酒神巴库斯》(Bacchus),1496-1497 年。 图/维基共享

米开朗基罗《半人马之战》(Battle of the Centaurs),1492 年。 图/维基共享

▌玛利亚如何悲伤

早在耶稣诞生、成长之前,年轻的玛利亚已被天使预告她儿子的死亡结局,往后她也确实见证了耶稣一生的苦难。做为母亲,玛利亚必定是悲伤的。「悲伤圣母」(Beata Maria Virgo Perdolens)是天主教艺术常见的题材,主要描绘玛利亚为耶稣一生经历的不同苦难和死亡感到的七种苦,「怀抱耶稣尸体之苦」便是其中一种。过往表达玛利亚悲伤之情的艺术作品中,经常以流泪或各种明显特征描绘痛苦表情。然而,米开朗基罗《圣殇像》玛利亚的表情静谧而温柔,若是跳出宗教故事的设定,甚至可能让人误以为是描绘沉睡中的年轻爱侣。

在米开朗基罗的创作里,艺术表现深沉情感力量的方式被大幅拓展,对人类面临重大冲击的可能反应也有更多想像维度。除了玛利亚的悲伤方式,耶稣身上的伤痕刻画也回应了这项艺术特征。早期许多描绘圣殇场景的作品,会直白呈现耶稣头上和身上血淋淋的伤口,但在米开朗基罗的《圣殇像》,若忽略肋骨上不易察觉的一道伤痕和手掌上的钉子痕迹,耶稣仿佛只是沉沉睡去而已。

也许正是因为米开朗基罗选择不以煽情或强烈手法,呈现这个为人熟知的「苦难」场景,更能让观众有余裕去感受或反思个中的深层寓意。玛利亚被描述为一位虔诚、忠心的母亲,她愿意献出她的儿子,以完成上帝的计划、实现拯救人类的使命。尽管作品表现了这种苦难,但在玛利亚和耶稣的面容和身姿中,仍能看到一丝安详和尊严,反映了对上帝的信仰和对人类的爱。这种对「救赎」的信念和坚强的希望贯穿整件作品,使观者深受感动,并思考人类的信仰和救赎的意义。这样的艺术表达与视觉效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们带来极大冲击。

左图:Workshop of Dirk Bouts, Mater Dolorosa, 约1470-1475年。右图:Pietro Perugino, Pietà, 1490年。 图/The National Gallery、维基共享

▌波澜壮阔时代下的古典活力

米开朗基罗《圣殇像》带给当代人的视觉冲击,还包括「自然的」人体姿态。在文艺复兴时代,「自然的」描绘其实是极大挑战。在米开朗基罗之前不久,另一位义大利艺术家佩鲁吉诺(拉斐尔的老师,Pietro Perugino, c. 1446-1453)也有一幅《圣殇像》画作。画中耶稣直挺挺地横卧画面中央,无法依靠玛利亚一人支撑,前后还各有一人扶持他的身体。相比之下,米开朗基罗想出一个更自然、更有流动性的耶稣人体,可由玛利亚一人完完全全地拥抱。由此可知,米开朗基罗的人体研究相当透彻。

在早期作品如《阶梯圣母》和《半人马之战》,可看出米开朗基罗对人体的概念还是相对模糊,但到了《圣殇像》和《大卫像》,他创作的人体忽然有了清晰概念。而这一切只是开端。

1499 年完成《圣殇像》后,义大利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改变,一些世俗国家慢慢极权化,包括法国和哈布斯堡家族的兴起,不久之后又有马丁路德引发的新旧教之争,米开朗基罗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展开他接下来的艺术生涯。

罗马教宗为了面对新时代挑战,不断借由各种艺术作品彰显权力与财富,甚至是宗教地位。历任教宗倾注投资,并乐于吸收义大利及欧洲各地杰出艺术家来为他们服务,将罗马打造成继佛罗伦斯之后,另一个文艺复兴重镇。米开朗基罗也活跃于此。他在创造《大卫像》后短暂地回到佛罗伦斯,和达文西在市政厅展开一场两人都未完成的顶尖对决,随后又再度来到罗马接受一个更好的机会。

当时的教宗委托他设计自己的陵墓建筑,米开朗基罗为此花了相当多心思。根据原始设计,陵墓将会容纳好几十座雕像。后来因种种缘故,整个计划不断缩水,最后只剩下一堵墙壁构造,但仍在此留下了旷世杰作《摩西像》。

米开朗基罗《摩西像》(Moses),1513-1515 年。 图/维基共享

《摩西像》仿佛是日常生活中一位坐在路边,身材健壮、肌肉紧绷,整体状态却很松弛的大叔。其左手臂精壮和紧张的肌肉、捏着几缕胡须的右手手指、跨在石板上手肘、掀起衣摆露出的结实小腿和强壮脚趾,都刻意表现最出色的人体特征。《摩西像》呈现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典型特征:无论是画作或雕塑,人体不仅外观写实,而且时常会做出日常生活中相当少见、不太自然、需要强大肌力才能摆出的姿态。他创作的人体都有强烈的独特风格,甚至到了一种偏执的境界。

米开朗基罗和达文西一样时常解剖和研究人体,在《摩西像》充分表现对人体的认识。现代评论家时常提到,摩西右手手指向内弯曲时带动的手臂肌肉状态,完全还原了真实的人体现象。除此之外,古典雕像再度现世,也成为米开朗基罗等当时代艺术家的重要学习对象。

古典神明雕像淡漠的表情,也许就是米开朗基罗《圣殇像》人物表情的灵感来源之一。米开朗基罗雕像壮硕的人体特征,更是可以确定深受两件古典雕像的影响。一件是中世纪晚期发现的《贝尔维德雷躯干》,这件作品头部和四肢都已消失,但光是仅剩的一段躯干,便强烈展示中世纪艺术所缺乏的强壮、饱满和坚挺的风格。令世人对古典时代有了新的认知。

另一件重要古典雕像则是 1506 年在罗马发现的《劳孔群像》,米开朗基罗是去到挖掘现场最早一批的见证者。这件雕像不仅有精壮完美的身材,扭动程度也极具戏剧张力,就像米开朗基罗创造的人体,是人类在寻常状态下难以长时间摆出的姿势。在他后来的平面与立体作品中,大量运用这种扩张、扭动和对立平衡的人体风格,也为画面创造更多空间感。

左:《贝尔维德雷躯干》(Beldevere torso)。右:《劳孔群像》(Laocoon)。 图/维基共享

▌从青春伴随到生命尾声的主题

虽然米开朗基罗相当崇尚雕刻艺术,但实际留下的相关作品不算特别多。他在接下陵墓委托案之后,又因各种自愿与非自愿的情况,花了很多时间创作绘画与建筑设计,也因此缩减了陵墓的计划。包括原先为陵墓设计的几件奴隶像,有些未完成,有些则未如预期放置于陵墓。此后,米开朗基罗仍陆续有一些雕刻作品。有趣的是,年老的米开朗基罗两度重新创作圣殇像,思考他年轻时,个人职业生涯最关键的题目。

这两件作品在今日以相关地点命名,分别是《佛罗伦斯圣殇》(c. 1547-1555) 和 《隆达尼尼圣殇》(1564)。和五十年前的《圣殇像》相比,《佛罗伦斯圣殇》打破原来稳定的金字塔结构,是更复杂的人物群像。除了耶稣基督和圣母玛利亚,还有一位抹大拉的马利亚,以及耶稣身后的男性圣经人物尼哥底母。学者普遍认为,这尊尼哥底母是米开朗基罗的自画像。

《佛罗伦斯圣殇》的整体结构虽已显现,但还有相当多未完成的细节,甚至无法找到耶稣的左腿。米开朗基罗中断创作的原因众说纷纭,也许是进行到一半,发现石材面积或品质无法继续支应他的创作想法,或是有其他外部因素。但只要想到他曾在创作《大卫像》时发下豪语,声称可以预先清楚看到每块大理石中的雕像,他只是去除不必要的部分,就更令人好奇究竟是如何发生无法创作下去的障碍。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并不罕见未完成案例,这种特征成为他风格的一部份,也成为一项艺术遗产,引起后世对「未完成」美学的广泛讨论和研究。也许「未完成」并非他有意为之,但我们可以思考的是,若回到米开朗基罗的个人信仰,认为雕像是一个神圣的过程,便能呼应到他一辈子对「救赎」的思考,也许雕刻就是他思考人类灵魂如何从肉体解脱的方式。因此,对现在的观众而言,这些未完成痕迹,不仅展示了创作阶段、看见时间流动,似乎也可借此省思人类灵魂获得救赎的过程。

米开朗基罗到死前仍持续创作,而且最后一件作品主题也是圣殇像。高龄 89 岁的他并未完成这件《隆达尼尼圣殇》,从人体结构到面容都是模糊的,主题辨识度相对很低。值得注意的是,玛利亚支撑耶稣的姿势,不太符合常理中的重心配置,人物的纤细度,也是米开朗基罗人像作品中相对罕见的。整件作品看似向天上飞扬。最令人在意的是,这尊耶稣全身赤裸、展露生殖器,更是相当罕见的耶稣圣像设计。可惜我们永远无法看到米开朗基罗的最终成果,也难以从中得知他在生命尾声时,对宗教的看法与挑战。

左:米开朗基罗《佛罗伦斯圣殇》(Bandini Pietà),约 1547-1555 年。右:米开朗基罗《隆达尼尼圣殇》(Rondanini Pietà),1552-1564 年。 图/维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