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圣壹/《壹周刊》的生与死-凭什么好的内容,一定要免费?
▲ 2001年创刊「读者破140万」的《壹周刊》传月底停刊。(图/资料照)
文/洪圣壹
这两天,多家媒体报导《壹周刊》因不堪长期亏损,可能将于月底停刊、《想见你》团队特别公布小彩蛋以回击结局被不肖厂商流出。而Google这两天则以《水牛城新闻报》为例,分享140年历史的传统纸媒如何透过「订阅制」再造。本篇特别想要以新闻为方向,分享一下媒体发展趋势。
从需求来说,期刊杂志、报纸不是没人看,只是平台转移。智慧型手机、智慧电视、甚至是即将迎来的物联网时代,人们同样有收集资讯的基本需求,只是媒体平台转移了。
为了迎合时代,这10年来多数媒体走向「网路化」,这样的做法也造就了所谓的「新媒体」的崛起,为了迎合用户需求,快速、流量考量成为这些新媒体运作的共同语言,这是因为新媒体的获利模式仍是没有改变,还是网路广告、新闻置入?有一段期间,这些新媒体多数的内容不是品质低劣、就是缺乏原创度进而造成用户反感,直到社群平台开始自救,开始成立所谓「新闻实验室」(NEWS LAB)、开始打击所谓「假新闻」、依照新闻价值/权威性建立媒体排名的时候,媒体,才「稍微」回归正轨。
自古至今,内容资讯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基本需求」,就如同口罩一样,疫情来临,口罩就变成战备物资,疫情过后,只有品质好的口罩才会受到欢迎。照理说,一直走「正规军」编制的纸媒,应该受到欢迎、受到信任才对?其实不然。
随着「数位原生」、「数位移民」族的增长,多数人早就都用手机来阅读,这时候随着Facebook、YouTube社群平台崛起,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前提下,「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广告」也变得模糊,随着YouTube平台崛起、直播盛行,在台湾有蔡阿嘎、馆长、阿滴,在大陆近期有李嘉绮、李子柒,这些在超级流量支持下的「网红」也要生存,媒体命脉-「广告预算」早已被分食,试问:「当报纸没人看的时候,谁还要下广告?」
以《苹果日报》为例,2019年,香港和台湾《苹果日报》的广告的收益总额是港币2亿3580万元,约合新台币9亿4,320万元,国内有媒体拿出2014年财报的12亿1,870万元,约合新台币48亿7,480万元来做比较。五年之内,《苹果日报》广告收入整整少了港币10亿,约合新台币40亿元。这广告收入的大幅度被分割,在内容需求的前提下,「新媒体」势必得再转型。
「媒体」到底怎么样才能生存,「订阅制」从天而降。
Google在两天分享一个有趣的案例,内容指出他们六年前在《水牛城新闻》(Buffalo News)开设了第一个付费专区,为了提高订阅数,内部做了许多努力,内部也建立许多财务预算模组,最后他们认为「让用户透过订阅来看新闻」不是新的收入来源,而是公司可永续经营的基础,是该公司未来主要的经营项目。
有140历史的《水牛城新闻》更进一步分享从转型新媒体到实行订阅制的心路历程。他们指出,一开始从以印刷出版、广告为主的报纸,转型成以消费者需求为主的线上媒体,这让他们对以往「有价值的内容」说不,如今订阅至让他们要求每个人以追求用户订阅为主要目标发展,这个历程让他们公司营运方针变得更加明确。
首先,该公司内部建立了一个发展数位订阅业务团队,同时投资电商与数据分析,并且跨越编辑部、技术与业务部,重新调整了可能影响收入的部门。
此外,《水牛城新闻》与GNI订阅实验室合作,从用户数据分析到内容需求分析,让他们在经营策略调整上也更有信心,像是在首页上提供「一般订阅」(记者观察是带有广告的订阅)这个做法,在过去半年内让他们增加了60,000个订阅用户。《水牛城新闻》还发现,这些订阅用户比以往的读者忠诚度更高,数据显示:一般流水订阅用户转换为数位订阅用户的比例是匿名访客的10倍。
根据《水牛城新闻》的说明,他们在过去并没有追踪用户需求的任何根据,现在他们已经可以透过数字分析,进而作出精准的决策。做为参考,他们表示,自从与GNI订阅实验室合作以来,他们数位订阅用户增加了49%、每月订阅收入成长了23%,平均每个用户收入成长了14%。
确实,不管是网红、节目还是新闻,品质好的内容受到欢迎是应该的,在科技圈当中,《电子时报》很早就采用订阅制,这两年《苹果日报》也走入订阅制。除此之外,在影视领域,像是Netflix、KKBOX、Spotify、爱奇艺等平台,早就因为投入付费观看而获利,迪士尼影业跟HBO也分别以Disney+与HBO MAX急起直追。从财报来看,Apple公司旗下的Apple Music、Apple TV也几乎快与AppStore的收入平起平坐。
回归根本,「阅读观看」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好的品质、对的内容人人都需要,那么,凭什么这些一定要免费?
*本文作者洪圣壹,资深媒体人,以上言论为个人立场,与《ETtoday新闻云》无关。部分数据资料来源:Google blog、香港苹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