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苏贞昌延揽吴荣义为中国热踩刹车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日前邀请独派大老辜宽敏人马、新台湾国策智库董事长吴荣义担任党财经因应小组召集人。党内人士分析,苏这项人事安排,最主要是希望吴荣义为党内「中国热」踩刹车。
中评社报导,民进党立委萧美琴、林佳龙、新系大老洪奇昌等人陆续到中国大陆访问,营造出民进党「中国热」的风潮,苏系立委吴秉叡更率先抛出陆生纳健保的议题,党内意见分歧。
据了解,苏贞昌认为党内对于中国政策还没有共识,才会造成党内个人步伐不一致的情形,认为应在中国政政策上脚步缓一缓,首先就抛出中国事务部委员会成立时间会往后延。
第二步,苏贞昌找来独派色彩强烈的吴荣义,担任党内财经因应小组召集人,财经部分会牵涉到两岸经贸议题,由吴扮演踩刹车的角色,可让支持开放陆资、经贸交流的人碰软钉子。
第三步,苏贞昌准备在“open studio”座谈会举行四场有关中国大陆的座谈,首先登场是9月11日,内容是讨论中国内部接班,以及中国人权、经济社会等样貌和问题。苏贞昌希望党内人士先对中国有进一步了解,才能知道和中国怎么交往,对中国有较深、较多元的了解,内部才能在中国政策、交流上凝聚共识,一致对外避免再有各唱各的调的情形出现。
因苏贞昌对于中国政策有缓一缓趋势,也有党内人士解读,「苏没有一定要谢长廷主掌中国事务委员会」,加上中国大陆今年换届,没有多余心力对民进党,要扩大交流,今年不是好时机,中国事务委员会也不太可能在今年成立。
有党内人士认为,基于以上原因,谢长廷立即想在中国政策、交流上有突出表现,机会不大。谢阵营很可能才会抛出国际调酒协会邀请访北京的讯息,希望借此测测风向,也探探党内认为他何时,以何种身份访中时机最适当。
党内人士分析,民进党中国政策拟定、或与中国交流的方向、形式,不用急在一时,现阶段应该要先凝聚党内共识,否则各唱各的调,只是让执政党有机会调侃他们,甚至见缝插针,对民进党反而是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