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烟捐救健保 难道鼓励抽烟

国人吸烟率呈下降趋势,但包括健保安全准备、癌症防治、疫苗、长照等都仰赖烟捐做财源。(本报资料照片)(吸烟有害健康)

国人吸烟率呈下降趋势,但包括健保安全准备、癌症防治、疫苗、长照等都仰赖烟捐做财源。烟捐并非公务预算,运用较弹性,但也被诟病是政府「小金库」。健保财务恶化,应通盘检讨;若一直靠烟捐救健保,国家究竟是鼓励抽烟,还是不抽烟?

我国1987年开始征收烟税,2002年台湾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烟税调降至11.8元;基于「以价制量」的烟害防制策略,同年政府开征烟捐,随后几年烟税、烟捐都逐步提高,如今每包烟的烟税31.8元、烟捐20元。

烟捐属于基金的一种,因为是从抽烟者身上收取,也会用于烟害防制的各项业务,只要行政单位要做的事与烟害擦得上边,就可讨论动支。至于由国家统收、统支的公务预算,有主计处审视编列是否合理、审计部监督执行效率;若行政单位表现欠佳,下一年想再动支,可能还会面临被砍预算的风险。可见烟捐审查不严格,更有滥用风险,数年前甚至有地方政府被抓包拿烟捐买花篮、吃尾牙。

国健署「国人吸烟行为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吸烟率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32.5%降至2020年的13.1%,烟捐收入也因此缩减。换言之,烟捐是不可靠财源,有人形容是「不道德的税捐」,不能希望大家多抽烟,就能有钱多做一些事。

一旦政府烟害防制做得好,烟捐收入也就会减少,吃紧的健保财务也势必受到冲击。健保不应仰赖烟捐做财源,解决健保财务困境,须通盘检讨收支结构问题,找出长远做法才是正办。(吸烟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