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消费券了吗

来源:经济日报

定好闹钟,打开页面,手指准备就绪。到点刷新,快速点击,一张心仪的消费券就抢到手了!

近期,全国多地密集发放消费券,餐饮、购物、文旅……各种类型应有尽有。上海推出每轮1.8亿元“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四川投入超4亿元发放“蜀里安逸”消费券;河南分4批发放2亿元消费券,首批5000万元消费券覆盖餐饮、住宿、电影等领域。

消费券种类五花八门,发放方式多种多样,使用场景不一而足。从餐饮券到购物券,从文旅券到家电券,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有餐饮与家电满减券,也有看电影立减券。这些消费券金额跨度大,从几元到几千元不等,线上线下使用场景多,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从经济学角度看,消费券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意愿。打个比方,原本消费者只想花150元吃顿饭,满200减50的餐饮券促使消费者点足200元的菜品。消费券作为一种补贴,让很多“可买可不买”“可换可不换”的群体下定了消费决心,增强了支出意愿,激活了市场潜在需求。

那么,能不能直接发现金呢?发钱会不会更方便、让消费者选择更自由?

如果直接发钱,很可能会有不少人选择直接存起来。必须用于消费的消费券,能更好地释放消费潜力,甚至通过“精准滴灌”有针对性地刺激特定行业或领域消费,既能带动消费,又能扶持产业。

这涉及一个经济学概念:乘数效应。除了直接用于消费外,消费券还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更广泛的经济活动。餐饮消费券能增加商家收入、带动周边商铺客流同时惠及上游农户、食材供应商;电影券不仅带动了票房收入、拉动了饮料零食销售,还能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家电消费券可以带动上游钢铁、塑料、电子元件等行业,同时拉动物流、安装等下游服务业。所以消费券往往能产生远超其面值的经济效益,实现政府、商家与消费者的多方共赢,堪称“四两拨千斤”,这便是乘数效应。

消费券不仅能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还会对消费者心理产生影响进而改变消费决策行为。对预算有限的群体,消费券是一种经济支持;对追求品质的消费者,则使他们可以有机会和勇气尝试更多消费品类。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量体裁衣”以提升消费券的使用效果。比如,设计消费券时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消费需求,制定阶梯式的消费券方案,让消费券投放更加精准。为了防止有人钻空子玩“套利”把戏,还得给消费券加上一些使用限制,确保它们真正惠及目标群体。

当然,消费券作为一种惠民政策,更要关注低收入群体的需求。不妨考虑设置一定比例的专项消费券,比如针对生活必需品的优惠券,帮助特定群体改善生活质量,切实让人们得实惠,为市场添把火。 (作者:杜威望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