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重理工轻人文现象 中研院长:培养菁英人才 打破两者界线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今天完成审议中央研究院114年度预算。(林志成摄)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今天审查中央研究院预算,多位委员提及现在台湾社会「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希望中研院能提出一些具体做法来扭转这种局面,让更多学生愿意就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中研院长廖俊智回应,「重理工,轻人文」是全世界的走向,要扭转这种局面,应先从培育菁英人才方面着手,因此中研院设置「人文社会博士生菁英奖学金」,鼓励对人文社会科学有兴趣学生投入。

对于学生如何选择就读理工或人文领域,廖俊智表示,应该依兴趣。他说,未来理工和人文的界线会愈来愈模糊,念理工的人要有人文素养,读人文社会科学的人要有基本的科技知识,年轻时依兴趣选择就读领域,但将来不能太局限当初选择的科系,而是一辈子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自我学习,才能因应世界的变化。

教育部统计,112学年,大专校院就读科技类学生数为51.4万人,占46.9%最多;社会类及人文类各为37.4万人(占34.1%)及20.7万人(占18.9%);与107学年相较,科技类学生数虽减少2.5万人,占比反增3.6个百分点,社会类及人文类的学生占比各减少2.9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

民众党立委吴春城表示,现在不只大学人文科系招生受影响,连高中语文资优、人文社会资优班报名人数也逐年减少,由此可见我国「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严重。

民进党立委陈培瑜也说,近年理工科系与人文科系招生数量显著失衡,部分明星高中人文班、语文资优班陆续改为分散式招生或直接停招的情形屡屡发生,对于我国人才培育是一大隐忧。她期望中研院研议未来我国人文领域研究发展的方向及规画,给人文社会领域有兴趣的学生更多的未来想像。

国民党立委万美玲表示,中研院为我国最高研究机关,除编列人文社会科学培育人才及支持研究相关计划外,应积极提升「人文及社会科学研究」各所的研究预算及产出,借此吸引学子投入人文社会学科,扭转我国当前重理科轻人文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