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面临2大挑战 专家吁摆脱补贴政策、致力农业转型
新任内阁人事第5场发布会23日举行,准行政院长卓荣泰(左起)与准农业部长陈骏季握手致意。(范扬光摄)
农业部长由农业部代理部长陈骏季真除,农业专家认为,农业部应摆脱过去的补贴政策及传统农业思维,致力将台湾农业从「生产型农业」转型升级为「供应链型农业」及「生命科学型农业」,提高农业附加价值,增加就业机会,否则将难以面对未来的挑战,包含《国土计划法》框列过多农地、稻谷公粮收购价格是否提高等争议。
针对陈骏季接任农业部长,台湾产业关联学会名誉理事长、台大农经系前系主任兼所长徐世勋表示,陈骏季接任代理部长一职,处理补贴进口鸡蛋争议得宜,是较能以专业、实际解决问题的人选,新政府让陈骏季正式接任部长,代表欲稳定农业发展情势,避免农政失能的恶化。
不过他指出,陈骏季是农艺专家,仍依循「生产型农业」的传统思维看待农业。台湾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业不只面临农业劳动力流失问题,也需要面临来自国内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抢水与抢地的压力,导致工资上涨,农地价格飙涨,无法与国外的农产品竞争。尤其在农地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台湾应从生产型的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成供应链型农业及生命科学型农业,逐渐释出农地及水资源给国内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
徐世勋举例,现在日本、荷兰、以色列、新加坡等先进国家主要研发种苗、花苞、冷链、农机具、仓储、物流等,透过上述供应链节点,创造农业附加价值,生命科学型农业则利用基因科技生产农畜产品,都相较台湾的生产型农业,能获得更高的所得及就业。例如荷兰不出口一整株郁金香,改为输出郁金香花苞;新加坡透过实验室培养鸡肉,免除动物伦理、鸡只饲养等问题。
他强调,农业部的传统观念,将难以应付未来艰巨的挑战,包含明年即将上路的《国土计划法》,将74至81万公顷土地画为农地,是高达我国可使用土地的7成,但现在台湾经济发展蓬勃,真的需要这么多农地吗?建议农业部应着手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供应链型农业、生命科学型农业,以减少农地使用,释出农地给各行各业、及老百姓满足「食衣住行育乐」基本生活的土地需求。
另外,徐世勋也指出,根据农业相关统计,平均每户「农家所得」每年约110万,但仅有不到2成来自「务农所得」,有高达8成来自「农外所得」,政府不应再调升稻谷公粮收购价格,更不该继续采用补贴的方式提高农家的「农业所得」,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而是透过农业转型,活络经济,进一步提高农家的「农外所得」,让每户「农家所得」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