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的那些因果

诺贝尔奖与经济工业科技的关系,到底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从直觉上,诺贝尔奖应该是因。诺贝尔奖拉升了科技实力,为工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动力,最终促进经济的腾飞。

但是从历史上,却恰恰相反。诺贝尔奖往往滞后于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比如最早的诺奖都在欧洲,后来在美国,直到二战后日本才有诺奖,最近几年中国也有了。

那么,历史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我们知道,诺奖在理科方面主要集中在基础学科,而基础学科的研究是非常耗时耗钱耗人力的。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没有足够的实验条件,是不可能在基础学科得到突破的。所以上个世纪华人到了美国才有可能研究出成果,国内一则没有那么多钱二则也没那个实验条件。就连钱老搞飞弹那也是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才获得了突破。2000年之后,随着经济的腾飞,各个高校、研究机构的经费那是飞速上涨,就连许多爆发的民营企业都开始搞基础学科的研究。一则当然是有了钱舍得投入,二则是整体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自产的科研仪器,三者是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价值。不然的话,连个精密仪器都造不出来,做个哪门子的实验?科研人员连房子都买不起,哪里有多少人愿意埋头苦干?搞出成果了也只能发个论文没啥具体的商业价值,超越社会整体工业基础,哪个企业愿意投?

所以,诺奖这玩意儿,就是人、财、物这三者堆起来的,不是哪个国家想搞就搞的。其实,所有基础学科的进步无不是用钱砸出来的,而且,必须现实中有需求,才会有人埋头研究。

比如牛顿的三大定理,依赖伽利略等人的天文学观测数据。那么欧洲人为啥喜欢看天呢?为了航海啊,为了抢钱啊!

再比如瓦特为啥改进蒸汽机呢?因为能赚很多很多钱啊!德国的核物理为啥那么牛?因为某人想征服地球啊!

所以,搞清楚了这个逻辑,我们就很容易预测未来几十年诺贝尔奖会花落谁家了。前提是他们不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