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莱因斯和佩尔

奖项: 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

获得者: 佩尔和莱因斯

成就: 他们的发现使人类物质深层内部结构的了解又前进了一步,表明自然界存在着三代夸克和轻子

简介:

佩尔(M.L.Perl)(1927-),美国物理学家,1977年因通过实验发现被他命名τ子的亚原子粒子与莱因斯 (F.Reines) 共同获得1995年诺贝尔物理奖

他们的发现使人类对物质深层内部结构的了解又前进了一步,表明自然界存在着三代夸克和轻子。近代物理学研究认为,物质的最小构成单位,不是原子和分子,而是称为夸克和轻子的更小粒子,它们的尺寸小到不足原子的十亿分之一,目前已知的夸克和轻子各有6种,所有物质都是由12种基本粒子组成的,在这6种轻子中,有2种是由佩尔和莱因斯发现的。

70年代初科学家共发现了4种轻子和4种夸克,当时人们认为关于物质构成的谜团已经被揭开,1974-1977年佩尔利用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发现第五种轻子,其质量电子的3600倍,他的发现修改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莱因斯(F.Reines)(1918-1998),美国人,1953年在实验中首次发现了中微子,于1995年获奖。20世纪50年代初莱因斯即着手探测这种粒子,在他们的实验中,核反应堆向由水氯化镉配成的400升溶液中发射中微子,当第一个中微子与一个氢核相撞时,二者即相互作用而产生一个正电子中子,正电子被溶液慢化并被一个电子所破坏而产生光子,光子即被闪烁探测器记录下来,同时,中子也被慢化并被为一个镉核所破坏而产生光子,这批光子也被记录下来,但同时比前一批晚数微秒,两次冲击的记录彼此隔开,就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莱因斯后来又在地下建造了其他的中微子探测器,并参与开创中微子天文学领域

专题: 诺贝尔奖2006 谁将戴上智慧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