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侨胞寻新机闯寒冬(侨胞说・我在海外这样渡难关(15))
本期看点:又是一年岁尾,新年的气息渐渐浓郁起来。然而,在欧洲多国,强势反弹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即将到来的圣诞节与新年笼罩上一层浓重阴影。对于当地华侨华人,尤其是从事餐饮业、旅游业等行业的华商来说,这或将是一个有些冷清的“节日季”。受疫情影响,聚会受限,生意惨淡,摆在许多人面前的是闯荡海外多年来从未遇到过的严峻挑战。
然而,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身在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德国、塞尔维亚等国的多名侨胞不约而同地表示,大家积极谋变,互帮互助,一定能扛过寒冬,等来春暖花开。
“往年,从12月1日开始,法兰克福的大街小巷就张灯结彩,圣诞市场里都是忙着采购的人群。今年,德国各地的圣诞市场都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取消。法兰克福老城中心的罗马广场上只立着一棵孤零零的圣诞树,几乎看不到什么人。”近日,德国莱茵之父集团董事长房心如给本报记者发来两张照片:一张是往年圣诞节时的罗马广场,灯光璀璨,人流如织;一张是这两天她路过广场时随手拍下的,只见亮起彩灯的圣诞树下仅有零星的几个路人。
由于近来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反弹,德国从12月16日起大规模收紧对公共生活的限制,实施“硬性封锁令”至明年1月10日。年底本该热闹喜庆的“节日季”被骤然按下“暂停键”。
不只是德国,进入冬季以来,欧洲多国面临第二波疫情的冲击,持续飙升的新增确诊病例数迫使各国政府纷纷加码防疫措施。阴霾之下,圣诞节与新年的节日氛围明显淡了许多。与当地民众一样,华侨华人不得不迎来一个冷清的年尾。
12月20日,一场特殊的聚会在“云端”举行。二胡独奏、太极表演、诗歌朗诵、民族舞蹈……身在英国各地的数百名华侨华人“聚”到一起,有的展现拿手才艺,有的畅叙思乡之情,在寒冷的冬天一起感受手足同胞隔空陪伴的温暖。
“对我们海外华侨华人来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2020年过得挺不容易。到年底了,圣诞节和新年都近在眼前,可是目前英国疫情反弹形势严峻,人们无法聚会。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名为‘爱・希望’的圣诞新年云聚会,让宅居在家的同胞们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也对新的一年充满更多信心。”英国浙江联谊会暨商贸会会长黄萍是这次“云聚会”的组织者。她告诉本报记者,早在一个月之前,她和浙江会的同事们便开始筹划活动。让她尤为感动的是,国内尤其是老家浙江的各级政府部门和艺术家们特别支持,一听说有这场“云聚会”,他们纷纷录制问候或是演出的视频,为远在海外的亲友送来祝福。
互帮互助 共渡难关
对欧洲各国华侨华人而言,疫情影响的不只是日常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当地以经商为生,每年年底的圣诞节和新年假期本是最为期盼的生意旺季。然而,疫情冲击之下,人可罗雀成为令人无奈的常态。
“在塞尔维亚,90%的华侨华人都是做贸易、餐饮或超市生意的。过去,12月份的生意是最火的,单月营业额往往相当于平时三四个月的营业额总和。可是现在,根据政府出台的防疫政策,商店、超市、餐馆等场所的营业时间大大缩短,顾客明显减少,店里都是空荡荡的。”塞尔维亚丽水商会会长邹军勇向记者坦言,在海外打拼20多年来,今年是他经历过的最艰难的一年。反复不止的疫情,给包括他在内的众多塞尔维亚华商以沉重的打击。“不过好在大家始终互帮互助,抱团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前几日,塞尔维亚的两家大型华人超市不幸遭遇火灾,1000多平方米的超市一夜之间化为灰烬,这对超市老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听闻消息,邹军勇和商会会员立即组织捐款,仅在3天之内就筹集了3万多欧元。“虽然当前大家都面临艰难处境,但只要同胞有难,我们都义不容辞,一定尽力帮助。”邹军勇说,从今年疫情暴发以来,商会已为祖(籍)国、住在国和当地侨胞组织多次捐款捐物。
身在意大利罗马的欧洲华商联合会执行会长戴志广也时常感动于同胞之间的团结:“联合会的会员分布在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等多国。疫情发生之后,大家遇到一些生意上的困难,只要在微信群中求助,总能获得帮助。比如有的会员进了一批货物,在当地卖不出去,其他国家的会员如有需要,就会主动提出调货,帮忙解决库存压力。”
圣诞节临近,还有一些华商不仅生意萧索,还面临无法在年底按时结清账目的难题。“碰到有资金困难的华商伙伴,只要彼此打个招呼,大家都不会催账,而是放宽期限,帮他们先渡过难关。”戴志广说,共克时艰已成为欧洲各国众多华商之间的共识。
“相信疫情是暂时的,我们对新的一年,无论生活还是生意,都仍然充满信心!”西班牙巴塞罗那青田同乡会会长周建虹和记者聊起即将开启的2021年,话语间不失乐观。他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身边华商朋友们的积极谋变。
周建虹发现,疫情之后,巴塞罗那的许多中餐馆加快了拥抱互联网、转变经营模式的节奏。增加在线销售、提供外卖配送、使用二维码点菜系统……过去习惯于传统经营的中餐业主们纷纷试水新形式。“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机遇,让原本缓慢改变经营模式的海外华商提速迈上新的台阶。平时,大家还经常交流分享走出疫情阴霾的经验。目前,当地不少中餐厅的生意已经恢复了50%,甚至更多。”周建虹说。
面对疫情冲击,许多欧洲华商不约而同地选择转型升级,化危机为商机。从事服装贸易多年的戴志广就从中尝到了甜头。疫情发生不久,他便决定涉足电商领域,将公司产品统统“挪”到线上。“这样,即便人员无法跨区流动,外地客户也可以在线下单。我们还吸取了中国的电商经验,提供包邮服务,很受意大利客户的欢迎。”戴志广说,最近每天都能收到20多笔线上订单,一笔就价值数千欧元。“粗略统计,今年的营业额与去年相比增长了30%,几乎都来自线上订单。”
主动寻求“突围”的同时,不少从事中欧贸易的华商因为中国合作伙伴的力挺而更感踏实。“疫情带给我们最大的影响是运输费用增高很多,并且无法现场参加今年举办的许多展会。但中国的一些老客户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让企业还能顺利运营。”房心如介绍,她的企业主要是将德国的食品、酒类出口到中国市场。受疫情影响,往年频繁的空中飞行改为今年的百余场云端会议。虽然无法与客户面对面交流,但庞大而有活力的中国市场依然带给房心如惊喜与底气。
“只要开动脑筋,愿意做出改变,再加上同胞之间的互相帮助,我们一定能挨过这个寒冬!”戴志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