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欧盟采取措施减少风险 2030年恐高度依赖大陆电池

欧盟忧:若不采取措施,2030年欧盟将像依赖俄罗斯能源一样依赖中国大陆电池。(图/美联社)

据观察者网引述路透17日报导,「欧盟可能会像依赖俄罗斯能源一样,依赖中国电池」,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近期起草的一份报告称,到2030年欧盟将高度依赖中国大陆生产的锂电池和燃料电池。该报告要求欧盟采取「强有力措施」,减少「过度依赖中国的风险」。

报导称,欧盟领导人将于10月5日在西班牙格拉纳达举行会议,这份文件会成为讨论欧洲经济安全问题的基础。文件指出,为了解决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间歇性问题,欧盟需要找到储存能源的方法,以实现2050年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

这份文件估计,欧盟对锂电池、燃料电池和电解槽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年内飙升,需求可能增长10到30倍。尽管欧盟在电解槽制造的中段和组装阶段占据强势地位,拥有全球市场50%左右的市占率,但欧盟在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方面高度依赖中国大陆。

西班牙政府起草的文件将中国大陆生产的电池类比为俄罗斯出口的能源,「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到2030年,欧洲能源生态系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可能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相似,尽管两者性质有所不同。」

欧盟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欧盟天然气消费总量的40%、石油进口总量的27%和煤炭进口的46%都来自俄罗斯。路透称,俄乌战争爆发后,欧盟停止从俄罗斯购买大部分能源,这导致欧盟能源价格震荡、通货膨胀飙升。

此外,文件还指出,锂电池和燃料电池并不是欧盟唯一脆弱的领域,「数位技术领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预测表明,欧盟对传感器、无人机、数据服务器、存储设备和数据传输网路等数位设备的需求将在这个十年内急剧增加。」

报导称,出于对中国大陆日益增强的经济影响力的「担忧」,欧盟领导人将在10月的会议上讨论欧盟委员会的建议,试图减少所谓「过度依赖中国的风险」。

欧盟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涉及电池行业的政策。当地时间8月17日,《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正式生效,要求自2024年7月起,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必须申报产品从原材料提取到生产和回收的碳足迹,到2027年7月要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制要求。

这意味着,包括中国大陆电池企业在内的电池制造商若要在欧洲市场销售电池,将受到更严格的环境和尽职调查要求。

欧洲议会9月14日还通过一项法案,同意实现锂和矽等关键原材料供应的多元化,简化采矿企业繁琐的各项官方程序。为了减少对外部的依赖,这项提案计划确保到2030年,其任何战略原材料供应从单一国家的进口不得超过65%。

虽然法案本身只是称「单一国家」,但英国《卫报》等媒体认为,这项政策主要针对的目标是中国大陆。报导称,欧盟试图通过这项法案,获得更多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电池和其他绿色转型关键元素所需的关键材料。

欧洲是中国大陆电池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据中国大陆海关总署公布数据,今年第一季,中国大陆锂电池出口额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德国、韩国、荷兰和越南,占总出口额的62.6%。其中,中国大陆出口至德国和荷兰两个欧洲国家的总金额为272.97亿元,超过了出口至美国的224.7亿元。

中国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表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出于政治目的人为设限,将干扰相关国际合作,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利于产业发展,更不符合任何国家的利益。

汪文斌指出,中欧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双方经济联系密切,有很强的互补性,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希望欧方客观看待中欧合作,增进中欧共同利益,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