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大粮仓政策 台南农改场至云林推「水旱新轮作模式」
配合大粮仓政策,台南农改场在云林县古坑乡推「水旱新轮作模式」。(台南农改场提供/张朝欣云林传真)
台南区农业改良场为配合政府大粮仓政策,将调整水稻双期作田区模式,借此建立以杂粮作物为主、水稻为辅的「水旱新轮作模式」,15日在云林县古坑乡大自然庄园举办「中间作水稻台南19号有机栽培田间观摩会」,吸引不少农民参加。
台南农改场表示,利用农改场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台南19号特性,生育日数约105天,早熟、稻谷产量稳定、米质优良、米饭带有芋香味、稻谷耐贮藏性佳、抗叶稻热病、抗倒伏能力良好、脱粒率适中等特色,可于5至8月生产作为中间作。
台南19号搭配早春种植大豆或甜玉米的水旱轮作,不仅减少杂草与病虫害防治费用,且1期作种植大豆与玉米,较同样1期作种植水稻的用水量减少60至70%,又因水旱轮作可减少杂草与病虫害防治费用,经济效益不亚于双期作水稻田。
农改场指出,以中间作水稻最大效益在惯行栽培区为例,新轮作模式经济效益较双期作水稻高,早春种植甜玉米后种植中间作水稻,农民每公顷净收益21万2700元,较1期水稻、2期水稻的13万6000元高出7万6700元。因此新的轮作制度在惯行栽培区,不仅可节省水资源,亦可增加农民净收益。
农改场说明,此次观摩会示范区大自然庄园的有机栽培,甜玉米(华珍)的含苞叶鲜果穗每公顷产量为1万3476公斤,以有机市场的每公斤37元计价,每公顷收益49万8612元,加上转契作及农业环境基本给付奖励金3万元,总收益每公顷有52万8612元,扣除田间作业生产成本,每公顷净收益达26万90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