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打針為何越來越少見? 醫揭三因素:長期恐變「青蛙肢」
打针示意图。图/Ingimage
不少人都有小时候发烧、生病,在屁股上打针的经验,不过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见。儿科杰登医师在粉专发文分享三个原因,引起热议。
杰登医师表示,过去之所以会打屁股针,是因为屁股肌肉大块、不容易失手,所以像是退烧针、止吐针甚至有些疫苗,都是打在屁股上,但现在之所以很少见,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刺中坐骨神经
杰登医师指出,坐骨神经是人体直径最粗的单根神经,主要支配大部分腿部的感觉和运动,屁股刚好是它的必经路径,一不小心刺中造成神经受损可就糟了。
二、导致屁股肌肉纤维化
杰登医师表示,在屁股打针,反复的肌肉注射恐导致长期发炎,之后挛缩纤维化,无法并腿蹲下或活动受限,俗称「青蛙肢」,这在以前很爱从屁股打退烧针的年代较常出现,现在因为大多用口服或塞剂就可解决,案例已经少很多了。
三、面子挂不住
杰登医师表示,要把裤子脱下来露出屁屁,不管对大人或小孩来说,都需要一些「耻力」,尤其是要大规模接种时,就更难达成了。
杰登医师指出,现在为孩子接种疫苗或注射药物时,他都会优先选择大腿或手臂肌肉,若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手臂的肌肉还不够厚,通常会优先选择在大腿前外侧注射,但卡介苗除外;而2岁以上的孩子,因手臂有肉了,可选择在非惯用手的上臂三角肌注射。最好的方法,是让可以沟通的孩子,选要打哪里,让孩子练习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