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观点│Z世代的原力觉醒:全新价值观很快会颠覆想像

让Z世代更快的与世界接轨,这批人的成长环境与网路文化密不可分,消费和工作习惯都拥有与其他世代天壤之别的思维。

1997年是Google注册的一年,同时也是由Y世代进入到Z世代的一年,依照美国心理学会的年龄定义,「Z世代(Generation Z)」泛指1997年至2010年出生的年轻人(现年约12~25岁),这群人多半于全球经济与产业发展不稳定下成长;和上一个世代不同的是,他们一出生便享有科技带来的数位环境,因此也被称为数位原生世代(Digital Natives),数位化造就便利性和资讯的流通性,让Z世代更快的与世界接轨,这批人的成长环境与网路文化密不可分,消费和工作习惯都拥有与其他世代天壤之别的思维。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统计,Z世代人口现已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超越Y世代(1980~1997年出生者,Generation Y)的24%,成为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代,并已在2020年开始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群体,这些Z世代族群现已拥有近440亿美元(约合台币1.32兆)的购买力,占全球消费力的40%,而到2030年全球Z世代的直接购买力将达到33兆美元,占全球购买力四分之一以上。

根据我国内政部统计,台湾Z世代人口约4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6%,在外媒的报导中,更有82%的父母表示,他们的消费习惯正在被Z世代族群影响中,而这些诞生在网路时代里的Z世代关心什么?支持什么?都将直接影响消费习惯,进而改变商业模式,因此了解Z世代的想法,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行销方式能成功切入Z世代的心。

首先,由于Z世代从小就开始接触网路、社交软体,在这种时空背景与环境中,造就了一些Z世代专属的特性:

1、购物前习惯透过手机进行搜索调查。根据外媒资料,有47%的美国Z世代消费族群在「实体店」购物时,会先用手机上网搜寻资料,目的是更全面的查清楚该店还有什么商品,并上网比价、找优惠券或折扣码,如果该品牌有完整顺畅的网页资讯将会刺激Z世代更多的购买动机。

2、对服务的要求更具即时性。对于前几代人来说,客服可能还停留在「打电话」的层面,但Z世代基本上已经习惯「免费」,透过社群媒体来问问题(例:Line@)并取得「即时」回应。

3、「图像/影像」传播已成为主流(避免文字落落长),过往花大钱「买广告」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单向输出的「广告促销」也绝非最佳选项,Z世代更倾向有「故事」的广编或是达人推荐,强调「个性化」及「企业价值观」的品牌。

4、「注意力经济」。据Google调查显示,Z世代对每一个广告的平均注意力仅有短短的「8秒钟」,品牌并没有太多时间「说服」他们停留在网页上,「唯快不破」必须成为品牌的心法,这也造就了短影音为何在近几年内迅速走红的原因。

(注:短影音8秒吸晴,15秒太长,其传播力是图文宣传的12倍)

5、每一个消费选择都是对「理念的支持」,产品的「升级改造」与「更新能力」不可或缺,相较于毫无环保概念或新材料科技创新的品牌来说,Z世代宁可多花钱追求可永续利用的商品,举例:iphone 13就是苹果第一支用100%再生金属和电池元件焊料使用100%回收锡;特斯拉将汽车「软体化」,一次性购买,可让消费者持续拥有最新功能且更新永不中断的服务,获得大多数Z世代的首选。

注:永续、环保、旧材科再生新科技,已是Z世代的核心消费价值观。

资策会(MIC)针对110年台湾消费者的电商消费行为情报指出:有超过9成(92%)的消费者,常在「综合型电商平台」网购,已超越「实体零售通路」的35%与「第三方外送平台」的28%,若以年龄层区分,18岁~25岁族群高达八成,26~55岁也有近七成的比例,未来企业销售胜出关键需紧抓以下六点原则:

1、回归基本面,包含品牌、品项独家性。

2、良好逛店体验,如介面设计与关键字精准搜寻度。

3、便利快速的结帐流程,绑定除了信用卡以外的任何有效可支付方式。

4、物流配送稳定度,消除客户的等候焦虑。

5、库存保持一定的充足度,并保证爆款商品「进销存」随时掌握。

6、有感的促销手法等,完成最后一哩的服务,让客户记住你。

出生于千禧年前后的这一批人,现已逐渐成为最新一批的社会新鲜人,未来可见的20年内,全球婴儿潮世代将有超过8000万人逐渐退休(泛指1945年至1964年出生者),相当于每天有1万人退休,而即将递补上来的劳动人口就是Z世代,而这一群把生活、兴趣与工作整合在一起,并将自我价值融入职业期待中,对于副业、斜杠、零工经济都有高度参与度的世代,也意味着未来的企业经营模式也会跟着有所变动,无论企业认不认同Z世代的价值观,Z世代都终将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最大群体已无庸置疑。

(注:Z世代终将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最大群体已无庸置疑)